第八章 乱京都(中)

作品:《三国之无双天下

上回说到董卓进京,欲废帝而立陈留王,遭到丁原的反对,畏惧于丁原手下李弘的厉害,董卓却是不敢动手,恰好其手下有人张渺与那李弘为同门师兄弟,董卓命其去说服,使得李弘斩了丁原头颅来降。

这一幕和历史上吕布投董卓的情景何其相似,丁原的结局并没有因为吕布被李锋收服而改变多少,当李锋听闻丁原的结局之时,也是吃惊不已,实在是没有想到去了一个吕布,丁原还能够遇到一个李弘,这李弘的出现,告诉李锋,如今的三国历史已经开始改变,而且许多历史上未有记载的人物,隐秘开始慢慢的因为乱世的即将到来而浮出水面。

不过对于洛阳的局势展,李锋并没有急着带人来洛阳,一则他需要趁此机会安排好并州事宜,以待乱世的来临,一则是他自己的修为却是即将突破,抽不出手来,而且他的手下吕布和关羽等猛将也是即将突破之际,一个个都在闭关修行,哪里有时间管洛阳之事,还好李锋以前就埋了后手在洛阳,西园武。董卓拔剑在手,对众大臣说道:“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为宣读。”

乃命李儒读策曰:“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李儒读策毕,董卓叱左右扶帝下殿,解其玺绶,北面长跪,称臣听命。又呼太后去服候敕。帝后皆号哭,群臣无不悲惨。

阶下一大臣,愤怒高叫骂说道:“贼臣董卓,敢为欺天之谋,吾当以颈血溅之!”挥手中象简,直击董卓。董卓大怒,喝武士拿下:乃尚书丁管也。董卓命牵出斩之。

丁管骂不绝口,至死神色不变。后人有诗叹之曰:“董贼潜怀废立图,汉家宗社委丘墟。满朝臣宰皆囊括,惟有丁公是丈夫。”

董卓请陈留王登殿。群臣朝贺毕,董卓命扶何太后并弘农王及帝妃唐氏于永安宫闲住,封锁宫门,禁群臣无得擅入。可怜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废。董卓所立陈留王协,表字伯和,灵帝中子,即献帝也;时年九岁。改元初平。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李儒劝董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因荐蔡邕之才,又有王允、卢植之流。董卓从其言命征之,若有不赴者。董卓使人威胁说:“如不来,当灭汝族。”众名流惧,只得应命而至。

眼看各名流应命,董卓对于自己的威势很是满意,将这些名流一一封官,以收人望。

唯蔡邕听闻董卓强征为官,顿时大怒,回家对其女儿蔡琰说道:“吾观董卓此人残暴不堪,得志便猖狂,成不了大事,今强征吾为官,吾若应之,日后必不会有好下场,且死后遗臭万年,如之奈何!”

蔡邕之女蔡琰虽然只有十四五岁,却是长得花容月貌,且素有才气,听闻父亲的担心,于是献计说道:“今董卓入京,京都已成是非地,吾听闻并州州牧李锋将并州治理的井井有条,是如今乱世少有的乐土,父亲欲做学问,或者做官造福百姓,不如投之,也好过给那董卓做官,留下骂名的好。”

蔡邕听闻,心中异动,但是还拿不定主意说道:“董卓残暴,若不从之,必有性命之忧,吾死且不惧,只怕连累孩儿。”

蔡琰说道:“父亲一文人,董卓必不担心父亲逃走,不如连夜出城,等到董卓反应过来以后,也许我们已经逃到并州了。”

蔡邕考虑再三,觉得可行,于是父女二人连夜收拾行李,出城逃难,朝着并州逃去。
本章已完成! 三国之无双天下 最新章节第八章 乱京都(中),网址:https://www.67x9.com/231/2314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