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第五章 岁月稠,意味长,前路远4(1/3)

作品:《小河无声向东流

曲志、何勇华和管淑黧汇报完工作后,回到办公室的路上,他接到了夏振平的电话,夏振平电话里邀请他参加下午的销售部部门会议,曲志想想也不会有什么事情,就答应了下来。

曲志和夏振平不熟,平时工作中接触不多,没有深入交流过,但是他觉得作为公司分管销售的副总,肯定不同凡响,做销售的大多都是人精,而作为人精的头头,那该是什么?

受邀参加销售部部门会议,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曲志就这么干过,邀请技术部、质保部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采购部会议,也不是一次两次,所以他没有多想。

下午采购部几个科长和三位部长值班,其他人员都放掉了,这是曲志主政下采购部的习惯,据说西郊厂也是这样。

下午一点钟,曲志来到销售部,出了电梯,曲志就看到销售部部长许立春站在会议室门口呢。

许立春一看到曲志过来,老远就喊道:“曲部长,领导说邀请你过来,给我们提提意见,欢迎啊!”

曲志说道:“许部长,你这么说的话,我马上就跑厕所里不出来了。”

许立春一把拉住曲志的手就往会议室走,一边说道:“曲部,曲老弟,这话就别说了,夏总等你呢,你来了就开会!”

曲志走进会议室一看,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总有三四十个,但是就他一个外部门的人,心里有些异样。

看到曲志进来,夏振平拍拍身边的座位说道:“曲志,来,坐这里!”

这样,曲志和许立春分坐在夏振平的两边。

今天参加会议的有东域公司副总经理夏振平、销售部部长许立春、副部长马跃腾、副部长乔观新、副部长胡欣月(女),然后就是销售部各科科长、各销售区块经理、重点客户业务员。

会议室里参会人员,除了夏振平和几个部长外,其他人员,曲志基本上都不认识。反过来说也是一样,这些销售部科长、经理也不大认识曲志,虽然不认识曲志,但是却几乎没人不知道曲志这个人,因为采购部的这一年多来对销售部和销售工作的支撑力度太大了,大到想不记得曲志都难。

会议首先是三位区块销售经理发言,回顾得失,展望2006年市场行情,两位重点客户业务员发言,然后是几位副部长发言,分析市场行情,尤其是市场变动趋势,以及相应策略,接着是许立春发言,点评各区块销售工作成绩,鼓励为主,辅以批评,着重对市场进行分析、总结,最后是夏振平讲话,对成绩一语带过,重点分析了市场新变化以及策略调整。

曲志坐在夏振平身边,认真听着每个人的发言,同时思考着销售市场对采购工作的影响和应对。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尤其是东域这样的大制造企业,销售是龙头,是企业存在的前提,没了销售,其他也就没了,没了销售,要采购何用,要生产何用,要人事又有何用?

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下,供应充足,供大于求,供应主体之间展开竞争,这是市场的常态,是成熟市场的正常现象。

正常、成熟的市场大多是买方市场,买方代表着市场需求,需求经过市场机制传导到供方,进一步影响到微观企业的生产和彼此之间的竞争。

近几年来,由于市场需求急剧扩大,市场供应相对不足,导致一种结果就是不怕卖不掉,就怕生产不出来,这是一种整体感受,但是具体道某个产品、某块区域时,表现的形势又各有各的特色,甚至是大相径庭。

曲志听着来自市场销售人员的发言、总结、分析,他敏锐的感到东域公司面临市场中的供需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得到根本扭转,现在即使不是供过于求,也是供需相平。

在一个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环境里,要想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就对公司销售部门、销售人员以及销售战略、销售政策、策划的要求愈来愈高。买方市场和买房市场二者一字之差,但是市场环境的差别可谓是天壤之别,对企业的挑战不可同日而语。一人一碗饭时,没问题,比较和谐,但是当十个人两碗饭或者就一碗饭时,那需要的可不是和谐,而是主动性、侵略性、开拓性、针对性。

夏振平在去年就已经提出这个转变的态势,但是站在2005年底来看,这个转变的趋势更加明显,而想到和遭遇到是两码事,依然让人猝不及防,而且2006年可能就会出现供应略微大过需求的市场形势,挑战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夏振平尖锐地指出:“我们是销售部不假,在座的都是销售经理、主任、业务员,但是我们真的懂销售吗,知道渠道管理吗,知道市场分析吗,知道细分市场吗,知道客户真实需求吗?毫无疑问,迄今为止,我们大多还是凭着一张嘴来做销售,我们还不懂什么是市场细分?”

所以他问大家:“顺风顺水的日子过惯了,逆风逆水了,我们该怎么办?好日子过完了,苦日子,流汗苦干的日子就要来了,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每个销售人员感受的是微观具体,而高层看的却是宏观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河无声向东流 最新章节纵横:第五章 岁月稠,意味长,前路远4(1/3),网址:https://www.67x9.com/228/228607/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