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是忧伤而不是愤恨(2/2)

作品:《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小雅》中的《采薇》,则表现了一位士兵对参加周王朝和犬戎族战争的苦恼,他不能回家,不能休息:“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犬戎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犬戎来厮杀。”“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士兵整天想的就是早日回家,但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回家之事却是毫无希望,因而独自黯然神伤,“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最后,士兵终于盼到了回家的那一天,他走在回乡的途中,天空中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他的身体又饥又渴,内心充满了悲伤:“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他去当兵的时候正是春天,杨柳随风摇曳,似乎是在为他送行,又似乎是在表示挽留。他回到家乡的时候正是冬天,雪花霜霏飘洒,似乎在表示着欢迎,又似乎在表示着极度的冷漠。以上的描写,一直受到后代文人的高度评价,如晋代军事家谢玄就认为这是《诗经》中最好的诗句。在后世的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折柳赠送远行之人的风俗习惯,似乎最早就是源于这首诗。这首诗歌是最早将杨柳与远行结合在一起的,也因此给人留下了杨柳留人的感觉。

值得细细品味的是,《诗经》中的这一类作品,不能简简单单地称它为反战诗。因为诗中虽然表达了士兵们对于从军生活的厌倦,还有对和平家庭生活的留恋,但是他们却并没有直接地反对战争、指斥那些把自己召去服役的人。诗中的情绪也是以忧伤为主,几乎没有什么愤怒的气息。这是因为,从集体的立场来看,从军出征是个人应尽的义务,即使这样会妨害了士兵的个人幸福,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是一种多么真实而又朴实的表达,上古人民用诗歌来叙述事情,表情达意,已经达到了这种水平,这是多么令人崇敬的事情啊!

这种类似的特,我们在《卫风·伯兮》中可以看得更清楚,诗中写道:我的丈夫真威猛,是个邦国大英雄。我的丈夫执长矛,做了君王好前锋。自从丈夫东行后,头发散乱像飞蓬。膏脂哪样还缺少?为谁修饰我颜容!天要下雨就下雨,却出太阳亮灿灿。一心想着我丈夫,想得头痛也心甘。哪儿去找忘忧草?种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着我丈夫,使我伤心病恹恹。
本章已完成!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最新章节第60节 是忧伤而不是愤恨(2/2),网址:https://www.67x9.com/91/9169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