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货币度量物价(1/3)

作品:《三国军神

汉代二十两为一金,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所以一金等于24铢20两,就是480铢,一枚铜钱是五铢,也就是说,一金钱应该是96枚五铢钱。

可以推断,西汉粮食的平价在石百钱上下,而东汉则上涨到数百钱了。

汉代一石量大概是30公斤即15市斤左右,以现在的大米价格来推算(排除袁隆平的伟大作用,所以按照贵一点的算法,算2元/市斤)一石需要30元人民币左右

so,西汉的话100钱大约30元,东汉的话大约20元

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也是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在我国五千年的货币发展史上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在中原开始发行五铢钱,从此开启了汉五铢钱的先河。

一直到东汉末年为止,除了中间有些小的变动(例如王莽统治的时期)之外,西汉、东汉上下四百年内,五铢钱一统天下。

五铢钱奠定了中国硬通货铸币圆形方孔的传统。这种小铜钱外圆内方,象征着天地乾坤。在下面用篆字铸出“五铢”二字。

“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因此所谓“五铢”实际上很轻。

一贯1000文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一斤16两肉价不知道古时一般吃两餐甚至一餐具体多少不知道但那时亩产200+还得上税十五税一(最好时三十税一)

实在不知道没数据没法算抱歉你说的是汉朝的黄金还是金?

汉代金是指金属的意思,金有三种,黄金、白金(白银)、赤金(黄铜),汉代一般赏赐某人多少多少金,是指黄铜而不是黄金。如果赏赐黄金是需要专门说明的

东汉至隋朝年间,1两14g,1斤16两,也就是说1斤是224g,80斤的铁戟现在的度量衡大约35、6斤重0。448关羽的到也就36到37斤

长度:

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1里=300步,1步=6尺

1引=2340厘米,1丈=234厘米,1尺=23。4厘米,1寸=2。34厘米,1分=0。234厘米1丈

1里=420米,1步=140厘米

重量:

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一石相当于现在的斤左右

1石=29760克,1钧=7440克,1斤=248克,1两=15。5克,1铢=0。65

容积:

1斛(石)=10斗,1斗=10升,1升=10合,

1合=2龠,1龠=5撮

1斛=20000毫升,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

1龠=10毫升,1撮=2毫升,1圭=0。5毫升

1石米=18。5公斤,1石谷子=14公斤,1石大麦=13公斤,1石小麦=13~~14公斤

面积:

东汉1小亩=100步=196㎡,东汉1大亩=240步=470㎡,1亩=666。6667㎡,

1亩=1。40东汉大亩=3。4东汉小亩,

1东汉小亩=0。4167东汉大亩=0。2906亩,

1东汉大亩=2。4东汉小亩=0。7096亩

———

田地房宅:

膏腴良田=亩/1~1。2万钱

中等土地=亩/1000~4000钱

边塞、荒漠、贫瘠土地=亩/100~300钱

豪华房宅=座/百万钱以上

较好房宅=座/4~17万钱

普通房宅=座/1~3万钱

劣贱房宅=座/3000~5000钱

————————————————

食物类:

主食:

1石=1斛

1石米=17~20公斤左右,1石稻谷=13~15公斤左右

粱米(优良小米)=石/400钱左右

黍米(黄米)=石/300钱左右

大麦=石/220钱左右

粟米(小米)=石/220钱左右

谷=石/220钱左右

豆豉=石/500钱左右

10斤肉≈1石谷(有记载10斤肉合1石谷的价格)

副食:

醇酒=斗/50钱

米酒=斗/30钱

行酒=斗/10钱

饼=册/30~50钱

牛肉=斤/20钱

猪、羊肉=斤/14~16钱

盐=石/800钱

1个人上酒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军神 最新章节汉代货币度量物价(1/3),网址:https://www.67x9.com/62/624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