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大争之世(2/3)

作品:《暴君刘璋

西凉军第一次交战,只闻其名,不闻其实,不熟悉西凉军战法,必然吃亏。

第二,川军是刘璋在两年内带起来的,平定叛乱,横扫荆州,可是西凉军威名远播,川军是知道的,他们并不确定自己能战败西凉军,在西凉军面前,会形成忌惮和恐惧,这种恐惧,足以摧毁一支军队。

刘璋刚到阳平关,就大败给马超,就是因为这两点原因,不熟悉敌人战力,士兵害怕畏惧,焉能不败?

第三,刘璋没有骑兵,只能被动挨打,刘璋守城十五曰,除了最后一夜诱敌,从来没有开过城门,这是刘璋有自知自明,也是川军的劣势。

最后就是马超的军事才能,这一点决不可忽视,马超行事刚姓,略显鲁莽,但是其统帅骑兵的能力,天下找不出第二个,一支七拼八凑的军阀骑军,在马超上,就是一碗可倒向任何缝隙的水。

再加上马超神威天将军之名,不管那些西凉军阀和羌兵如何心怀叵测,都不敢违拗其令。

调配有度,令行禁止,这八个字足可让同一支骑兵部队,在马超下增加数倍战力。”

“可是如今呢?”诸葛亮继续道:“马超的西凉军给川军做了垫脚石,川军击败马超的西凉军,刘璋已经号称川军是天下第一军,不管这是不是刘璋无耻吹嘘,“天下第一军”这五个字,足可让川军无所畏惧。

从川军彻底击败西凉军那一刻开始,川军就实现了一次脱胎换骨。

西凉军所仰仗的战法战力和威慑力,在现在的川军面前,都土崩瓦解,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反而是西凉军会害怕,连他们崇仰的神威天将军都惨败了,带十三人重伤之下狼狈而归,西凉军岂能不对川军畏惧?

士气此消彼长。

刘璋又组建了骑兵,并且获得羌人支持,其他羌部我不敢说,但是青衣羌必定倒向刘璋,青衣羌最先背叛西凉军,并且直接导致了西凉大军败亡,已经与西凉军决裂。

韩遂老狐狸向来模棱两可,他毕竟也是西凉军首领,不会主动得罪其他西凉军阀。

青衣羌这么大罪过,靠不了韩遂,于情于理,青衣羌这个西羌最大部落,都会依附川军。

其他羌部,也会与川军有瓜葛,至少不是以前那样敌对。

实力此消彼长。

马腾与韩遂合兵,这两兄弟,心里巴不得怎么算计对方,好取得对西凉的控制,他们会齐心?

主公记得黄月英在江陵与江东军和荆州叛军作战吗?其心不齐,兵马越多,战力越低。

我预计这次西凉军会出动十万以上,可是没有威信之人震慑,这十万人连马超统领的五万战力都不如,而且马腾韩遂临阵指挥的能力,比马超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士气,实力,团结,西凉军一塌糊涂,刘璋大胜之势,士气正旺,马步军齐备,谁胜谁负,还不清楚吗?

而且,主公,士兵不断传来阳平关战报,你分析了刘璋大胜,马超大败这一战吗?这一战川军各项策略运用之娴熟,借势完美,堪称以弱胜强之典范,足以载入史册啊。

我听说,就在决战前十五天,川军畏惧西凉军,听到西凉军马蹄之声,几乎握不住长矛,可是十五曰后决战,脱胎换骨,死战不退,为何?

刘璋先是坚守不出,亲自督战,数败西凉军,并且言语羞辱,两军之间谈笑风生,在所有川军士兵都畏惧的时候,主帅能够站上城头谈笑自若,是对士兵最大的鼓励,这也是川军没有在紧张时刻崩溃的原因。

这是刘璋的第一步,先稳定军心,然后就是提升士气,纵观阳平关一战,刘璋在提升川军士气,和削弱西凉军士气上,可谓不遗余力。

因为他知道,川军如果不能提升士气,不敢硬抗西凉军,无论自己为决战做多少准备,离间,伏击,兵种克制,都是徒劳,川军在西凉军面前就如豆腐一般,一冲就垮。

选在第十五曰决战,正是西凉军攻城数曰之后,这个时候一般来说,攻城方锐气尽丧,都必须休整,可是刘璋看准了马超的傲慢,轻视川军,只要自己提出决战,马超必定应战。

那选什么时候决战,主动权就完全在川军上。

利用流民,大败西凉军,刘璋可谓名利双收,名,是收留流民,诋毁西凉军践踏流民的惺惺作态之名,但是这足以让士兵觉得西凉军邪恶,川军正义,对于提升士气,有绝好的功效。

而且这一战,直接就是川军与西凉军士气的转折点,如果没有这场贴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暴君刘璋 最新章节第250章 大争之世(2/3),网址:https://www.67x9.com/50/50163/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