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九章 血战居庸(1/2)

作品:《日月当空照中华

崇祯皇帝向来不主张坐镇一线督师的文臣去干预前线将领的作战指挥,所以他也不想干预马世龙的指挥。

原本历史上,满桂战死于北京城外之后,接替满桂统领城外所有勤王人马的,就是马世龙,而后来马世龙指挥各路勤王军队稳扎稳打,一路收复失陷各城时的表现,也是无可挑剔。

但是这一次,毕竟事关重大,崇祯皇帝还是担心马世龙、钱元沉不住气,吓跑了尚未露面而且狡诈如狐的黄台吉。

不过,崇祯皇帝的担心是多余的,就在他派出邓天河匆匆忙忙地赶往水门长城传达上谕的时候,蒙古兵的先头队伍已经冲进了水门长城的大炮射程之中。

马世龙没有下令开炮,城头上除了风吹旗帜传出来的唰唰声之外,什么声音都没有。

水门所在的温榆河河面比较开阔,也因此横亘河上,将温榆河拦腰切断的水上长城长达一千二百余步。

在这条如同大坝的拦河长城之上,东段西段相隔不远的地方,各有一座双孔圆拱形水门。

水门之上是一座宽大的平台,平台之上则建设有驻兵的敌台和箭楼。

此时此刻,水上长城冲着北方的一面同样密集安放着一门门大炮,有重达四千斤左右的红夷大炮,也有七八百斤重的改进型佛朗机炮,合计总数同样达到了一百二十门之多。

就在这些大炮的空隙中间,一排排林立着近卫军第一镇的火枪手、掷弹兵和狼铣长枪手们。

在这样的严密防守之下,马世龙与崇祯皇帝的想法一样,根本不怕鞑子攻城,相反他担心的同样也是鞑子不来强攻。

马世龙不是满桂、赵率教那样敢于在千军万马之中冲锋陷阵几进几出取敌上将首级的悍将,而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儒将。

自从跟着崇祯皇帝来到居庸关后,三千营的总兵王廷臣也好,五军营的总兵江应诏也好,先后多次请战,要去收复大同镇和宣府镇的失地,但是马世龙没有请战出关,而是极力主张依托居庸关的关城作战。

近卫军第一镇也编配有数营骑兵,但他坚持认为火器应该是近卫军的主战装备,而且主张在面对敌军几乎全数都是骑兵的情况下,依托坚固工事进行防守反击,才是近卫军目前最正确的作战方式。

崇祯皇帝十分认可他的这种扬长避短的打法,所以也就有了如今看似十分沉闷乏味的战争场面。

传达皇帝口谕的邓天河刚刚赶到水门长城的一处平台之上,就看见顶盔披甲手扶近卫军第一镇军旗红底金龙旗的马世龙,突然高声喊道:“火枪营!预备!”

马世龙话音落地,城墙上传来一阵齐刷刷的嚓嚓声,那是火枪离开肩头,由肩扛枪口冲上转改变为平端枪口冲前摩擦碰撞铁质板甲的声响。

站在城头的第一排火枪手们,瞬间就将枪口指向了下,瞄准了正抬着云梯喊叫着奔跑靠近的蒙古兵。

很快,城下的蒙古兵先锋队伍越来越近,二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步

随着蒙古兵的接近城墙,很快就有蒙古弓射出的箭支落上城头,叮叮当当地击打在近卫军第一镇官兵的环檐铁笠盔和板甲之上。

就在这时,在人群中穿梭着快步走向马世龙的邓天河,又听见马世龙高声喊道:“全体都有!开火!开火!自行开火!”

紧接着,砰砰砰砰的火枪爆响之声不绝于耳,城头弥漫在一阵呛鼻的白色烟雾之中。

城下密密麻麻都是冲来的人群,城头的火枪手根本不需要瞄准,只需要射击,然后后退数步让出位置,装完弹药再来补位而已。

一轮又一轮的枪声,连绵不绝,响彻在这片相对开阔的温榆河冰面之上。

而那些已经抬着云梯靠近了城墙,眼看就要将云梯竖起搭上城头的蒙古兵,瞬间倒下了一片。

后面处于火枪射程之外的蒙古兵,则在上官马刀的威逼之下,继续往前冲来,一批接着一批跌倒在城下的冰面上,或被击中要害当场死亡,或被击中四肢或者腹部而痛苦倒地。

居庸关水门长城上的战斗打响的时候,骑着一批纯白色高头大马的黄台吉,也终于在重重护卫之下,出现在了军都门北面的山谷之中。

黄台吉一到这个地方,就看见了数里外居庸关永胜门城头林立着的那十二面象征着大明天子的明黄色龙旗,知道那个敢于羞辱自己的大明天子就在那里。

这种感觉让黄台吉十分不适,一个高高在上掌控一切的人,似乎尤其不愿意看见在自己的面前,有一个歧视辱骂自己而自己却又无能为力的人存在。

尽管明军城头惯见的大炮没有响起,让他觉得古怪,但是他却也觉得,这对自己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只要够快!够狠!

黄台吉一到这个地方,立刻对着差不多同时抵达的孙得功说道:“孙得功,速把乌真超哈分作两队,一队由你带领,沿着河道去攻水门,一队交给阿兰查,让他带着去轰击军都门!”

孙得功听命而去。

黄台吉又对岳托等人说道:“我大金国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日月当空照中华 最新章节第六六九章 血战居庸(1/2),网址:https://www.67x9.com/5/5320/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