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中书舍人(1/2)

作品:《日月当空照中华

对崇祯银元的发行,崇祯皇帝是很有信心的,毕竟后世满清朝廷在灭亡之前发行的银元,当一两的银元含银之后七钱二分,也一样通行无阻。

就是后来民国以后发行的银元,不管是袁大头、孙小头,壹圆面值的银币,含银量也没有超过八成的,也没有引发什么信誉或者其他流通问题。而这也正是如今这位拥有后世阅历的崇祯皇帝的信心所在。

但是发行银元,在大明的历史上,乃至在华夏的历史上,毕竟是头一遭,肯定要先试行一段时间,不能一上来就把宝全都压在上面。

先投入一百六十万两,兑上铅锡锌等物,铸造二百万枚当一两的银元,试一试,若是没问题,再逐步推开。

今后不管是朝廷发放官员俸禄、士卒饷银以及收缴赋税,全都可以使用银元结算,既可方面流通,也能为朝廷盈利,绝对是一举多得。

议定了这个事情之后,崇祯皇帝又跟毕自严等人作了一番交代,让户部与工部携手研究今后采取钢模冲压技术铸造银元的问题。

因为现在的银元铸造,采用的还是过去传统的钱范浇铸的方法,铸成之后有毛边,需要工匠逐个打磨,这其中就会有误差和损耗,若是采取钢模冲压法的话,误差和损耗就可以小到忽略不计了。

毕自严、毕懋良、刘彝鼎等人,听完皇帝的话,自然是惊讶不已,他们没想到皇帝连这个道理都懂,自然是领旨跪辞而去。

毕自严等人离去之后,李国鐠、徐光启仍然在座,他们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向皇帝禀报。其中一个就是崇祯元年恩科进士的安排。

新科进士们在殿试以后,唯有一甲三人,即状元史可法、榜眼夏允彝和探花张溥,在发榜的第二天即被授予翰林院的职务,其余二三甲四百余人随后又参加了吏部主持的吏部试,然后根据综合排名予以安排职务。

如今吏部试已经结束几天了,崇祯皇帝虽然对吏部试之后的具体排名不感兴趣,但是对于新科进士们的职务安排,还是有一些自己的考虑的。

徐光启是具体分管这科会试的阁臣,而首辅李国鐠则是具体分管吏部有关的事务,因此,今日两人联袂,向皇帝汇报有关的安排。

等徐光启口头禀报完毕的时候,崇祯皇帝也已经看完了具体职务安排的名单,看到沈廷扬、李孟辰、牛金星、李信等人,都是清一色地安排在辽东、登莱一带,有些不解地看着徐光启,说道:“朕近日常常翻看新科进士们在殿试之上的策论,对沈廷扬、牛金星、李信几人颇有印象,如今再看这份名单,这几人全都安排在了蓟辽前线,这是他们自身的意愿,还是吏部按照名次作出的安排?”

听皇帝说完这话,也看不出皇帝是喜是怒,李国鐠如实回道:“启禀陛下,这次新科进士的安排,遵从陛下的旨意,在吏部排名筛选的同时,也分别征求的新科进士个人的意愿。

“这几人的安排,当是吏部尊重他们个人意见的结果。陛下天恩,允许今科进士自选职务,臣听闻,诏令一下,群情踊跃,争选边地,皆希望为朝廷建功,为陛下分忧。想来沈廷扬、牛金星、李信等人,也是如此。”

崇祯皇帝听完,点了点头,心想,这些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人物,果真都非一般人啊,如今辽东、登莱都属于抗击后金军队的前线,多少文官武将因为战事不利而罢官或者论死。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中大臣多数以蓟辽为火坑,即使是升职也不愿调往那里,而这几个人却敢于自荐前往任职,就这一点,就能看出这些人的不同凡响来了。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说道:“朕听说,自辽事兴起以来,朝官皆以赴边镇任职为危途,其中尤以辽东、登莱为死地,如今这几个新科进士,却主动要求前往辽东和登莱任职,朕观这几人皆非凡品。但凡愿往边地者,吏部皆可以升一级授官任用。

“至于沈廷扬、牛金星、李信这几人,朕看可先不去边地,暂任他们为内阁和军机处中书舍人,吏部可再选三五人,在文华殿、武英殿当值,熟悉朝廷大政,过些时日放出去任职,或许就能造就一批栋梁之才。”

听了皇帝这话,李国鐠心说,原来皇帝是这个意思,于是略一沉吟,说道:“如今内阁中书舍人多名,皆任职已久,陛下另选新科进士入值内阁和军机处,充任中书舍人,这些人是否可择优外放任官?”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说道:“这也正是朕的想法,中书舍人在内阁和军机处当值,对朝廷大政最是了解,放为外观,当能体谅朝廷为政之要,爱卿的意见很好。此前任职内阁和军机处的中书舍人,有进士功名者优先选任,无进士功名者,一律赐同进士出身,皆外放为官。”

崇祯皇帝这么做,不是说他对现在的中书舍人不满意,而是说对于中书舍人的岗位,他有了更满意的人选,那就是新科进士之中的沈廷扬、牛金星等人。

历史上,沈廷扬就是在崇祯初年以国子监监生的身份选官,以八品官的身份,当上了内阁的中书舍人,并在武英殿当值多年,看崇祯皇帝为辽东粮饷的转运发愁,是以向皇帝提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日月当空照中华 最新章节第一一九章 中书舍人(1/2),网址:https://www.67x9.com/5/5320/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