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攻城(2/3)

作品:《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

之后两日,袁术军都没有进攻,而是专心致志修筑营垒。

桥蕤还命人将东山阳面的树木砍光,这样他就能站在东山山头,远眺刘繇军的营垒。同时还能将张八岭和石峡山之间,阜陵一带的平原尽收眼底。

之后,桥蕤又让士兵将滁水在石峡山以北的水道里插上巨木,以此阻塞水道,防止刘繇军乘船顺着滁水逆流而上侧袭己方。

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大将军桥蕤终于,发兵阜陵!

二月五日上午,桥蕤带着1万大军兵临阜陵县的刘繇军营寨。

张英的营寨是在之前吴景、孙贲修筑的营垒上修改扩建的。

原本的营垒相对远离滁水,于是张英让人将营寨向南扩建,使其距离滁水只有百米之遥。

光是这一举动,就将原来的营垒扩建了近一倍大小。

张英还让人将营寨划分为南北二营。

北营是以原来吴景、孙贲修筑的营垒为基础加固,营垒朝向也是规整的南北走向。

而南营靠近滁水,地基较为湿软,所以营墙没办法建的很高。

南营的营墙更薄、更矮。其内部以巨石、泥浆堆积,外面再辅以圆木加固。墙体厚1丈5(3米5),高1丈5(3米5)。高度比北营矮了1丈。

南营的走向则是西北东南走向。

南北二营合起来,就像一竖一捺两笔,北高南矮,尤为怪异。

袁术军中军,桥蕤在营垒里审视斥候画出来的舆图,图上正中央的就是刘繇军那座奇形怪状的营垒。

说实话,桥蕤带兵多年,还没见过这么诡异的营垒。

所以谨慎起见,他先派前部督李丰令三千人,试探性地从营寨正北面发起进攻!

此举是为了避开那个诡异的南营!

刘繇军这边,张英在营墙上,看到敌人大军中分出三分之一左右兵马,朝北营北门移动。

张英也带着亲兵到北营北门巡防。

路上,张英不禁为自己扩建营寨的英明举措暗自叫好。

其实他的本意不是诱导袁术军绕过南营,只从北营进攻。(如果是常规的营垒,敌军可以直接多面围攻)

张英的本意是为了让己方水军可以在滁水上支援南营,同时自己也能确保滁水航道不会被袁术军掐断。

北营北门,桥蕤的前部督李丰先令军中乡勇抬着提前准备好的沙袋,在板盾的掩护下冲到刘繇军营垒前二三十米处。

他们的任务是将刘繇军挖好的堑壕、陷坑等用沙袋填上,顺便清理路途中的鹿角、铁蒺藜等障碍。

途中,刘繇军不断从高两丈五(约5米)的营墙上抛洒箭矢,甚至还有少量蹶张弩射出的弩矢精准地点射。

半个多时辰后,袁术军随军乡勇清理出数条通往敌寨的道路。

李丰厉声下令:“攻城!!!”

“嗬!嗬!嗬!嗬!”

三曲精锐先登以屯为单位组成方阵,前排士卒举起木盾形成盾墙,中间的士卒抬着梯子,后排和侧翼的士卒举盾掩护,众人一齐喊着军号向前推进。

还有两曲精锐先登推着云梯车缓慢前进。

剩下两曲则带着冲车,朝刘繇军营门进发。

营寨门楼上,张英见敌军开始靠近,于是命令门楼上的两门大黄弩瞄准射击!

军士们装填好粗大的弩矢,瞄准远处敌军方阵。

“发矢!”

一声令下,两门大黄弩“嗡”地发射,弩弦振动的余音嗡鸣。

两根粗大锋锐的弩矢划出低平的抛物线,一头扎向袁术军!

“咻————!!!”

其中一根射偏了,深深插进泥地里。

另一根……也射偏了,差之毫厘。

弩矢旁的袁术军先登瞄了眼插在地里的弩矢,不禁吞了口唾沫。

刚刚大黄弩刺破天空发出的异响让他们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儿了!

就连口中的军号都停滞了半响!

“嗬!”

屯长高声一喝,将众人的心絮拉回。

“嗬!嗬!嗬!嗬!”

众人又继续喊着军号前进!

不避流矢,不畏刀兵,此为先登!

营寨门楼上,张英见大黄弩“开门黑”,气得一巴掌拍在营墙上。

“你们怎么瞄的?他小娘养的,让我来!”

操作的军士埋头让开,不敢触将军虎须。

张英让人把弩矢装上,通过望山瞄准,调整好弩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最新章节第二十五章 攻城(2/3),网址:https://www.67x9.com/419/4199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