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灭卫,并齐,吞晋?(2/2)

作品:《我在春秋做贵族

没有当回事,下面的人敢随意应付吗?不说是多么造假,刻意地去规避某些事项,总是会做的。

所以,领导通知之后再去某个地方,能看出什么的话,该是下面多么不小心啊。

“赵氏出兵北上?”智瑶人离开‘新田’,苦了往来送消息的人了。

关于赵氏出兵北上的消息,负责的人探查到立刻用快马传递消息,送到智瑶手上花了十八天。

根据情报,赵氏一个“师”目标很明确地往夏屋山行军,事先也通知了沿途的智氏邑宰。

没有得到智氏家主同意再大军路过这种事情,除非是打内战的时候,要不然一般不用得到允许,事先进行通知纯粹是表明无恶意。

智瑶心想:“只有一个‘师’吗?”

一个“师”肯定灭不掉代国,顶多就是先给代国一记狠的,占了先手上的便宜,再展开交战罢了。

智瑶给子贡新的命令,只是派人盯着就好,不用干涉赵氏那一个“师”的北上举动,再密切注意赵氏在“晋阳”剩下两个“师”的动向。

“赵氏现在还有多少兵力?摆在‘晋阳’的就有三个‘师’,‘赵’地起码能集结两个‘师’,另外两个封地怎么都能凑出一个‘师’的兵力。”智瑶心想。

恰恰就是因为赵氏手头的兵力还比较充足,搞得他们自己都感觉到难受。

情况就是赵氏还有着不少“士”和“徒”,导致需要的可用耕地很多。而他们遭到了瓜分,开垦新的耕地需要时间,搞到需要向其他家族借粮食度日了。

智瑶能充分理解赵氏想要对外掠夺的迫切心理,换作老智家遭遇到那种状况,肯定不会老老实实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呀!

正当智瑶在处理关于赵氏的其它事情时,只是在“黄父”逛了两天的孙武提议前往“邺”城了。

目下的“黄父”其实没有多少人,要说有多少学者也是未必。

毕竟,当下的识字率就那样,灭国战争爆发的不多,并不是绝大多数贵族失去自己的封地,只能到处蹿着找新出路的年代。

在“黄父”数量最多的是来自智氏各地的学子,他们不是智氏的族人,便是家臣的子嗣,同样也有依附智氏的中小贵族家的孩子。

对于打造一座学城来说,智瑶是很认真的。

哪怕无法吸引来很多的大贤,当成智氏培养人才的培训地点,不行吗?

当然了,目下也就智氏有条件这么干,其他家族想学都学不来。

孙武并没有对“黄父”发表什么意见,有明显的改变就是愿意多跟智瑶多聊一聊了。

还是那一句话,智瑶只要孙武到了就行,其它什么的真心不急。

“既然愿意来,就代表虽然已经六十二岁,还没有想要真正沉寂下去。”智瑶真的不急,甚至认定孙武会在老智家继续发光发热。

他们第二个到的地方是“邺”,等孙武看完了“邺”城的一系列作坊,问了问每个月的出产量,之后沉默了两天。

在第三天,孙武主动找到了智瑶,说道:“智氏当灭卫。”

割取什么城池?已经将卫国君臣控制住了,坐实礼器就是卫国加塞,直接灭掉挺好的。

智瑶抿了抿嘴,摇头说道:“灭卫不可取,我必留一城予卫氏,不断其宗庙血食。”

大老,我愿意听取你的意见,可是我也有自己的保留。

所以,孙武知道智瑶明白自己在干什么,想要有所发挥,又想知道智氏能放多大的权,会不会像夫差答应得好好的,说变就变之类。

孙武问道:“灭卫,并齐,吞晋?”

智瑶非常直接地摇头,说道:“我岂有叛逆之心?”

装肯定是要继续装的!

另外,不要用“吞”这样的字眼。

就像读书人那样,偷书哪能算是偷?

智氏以前是荀氏,在以前有个原国,老智家顶多就是恢复原国的国祚,期间会损害晋国的利益。

如果到时候晋国没了,那肯定是晋国君主和公族愿意让智氏替代,需要用的字眼是“代晋”,怎么能是“吞晋”呢?

现在智瑶就好奇一个,怎么孙武看了“黄父”和“邺”就敢那么说。
本章已完成! 我在春秋做贵族 最新章节第283章:灭卫,并齐,吞晋?(2/2),网址:https://www.67x9.com/318/318499/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