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开始钓鱼的第四十八天:他想装个逼。……(1/4)

作品:《独钓

闻嘲风开始认考虑该怎么维护自己文大反派的地位了。

秦覃摇旗呐喊, 作为无夷王的事业粉,他不是在故意引王爷向恶,只是王爷选择做什么, 他都会无条件地支持罢了。在秦亲卫长心里, 其实直都明确的是非善恶, 王爷就是法理, 就是公。

羡门则要更恋爱脑点, 他当然是在为自家王爷考虑, 只不过出发点比较,呃, 爱情:“如果让三爷知……”

“那就不要让三爷知嘛。”秦覃并不觉得这会成为问题, 甚至些奇怪,太监不应该是最会阳奉阴违的吗?戏里都是这么演的。

羡门不死心,又做了最后步很微小但努力的挣扎。如果放在以往, 他肯定是不敢再说什么的,可如今连他都感觉到了,无夷王其实已经莫名变得那么些些可以沟通了:“可您不是想要好名声吗?”

“对啊, 我要像肃王那, 当人人称颂的伪君子。”秦覃立刻。

计划不用变,从变过, 闻嘲风已经在逐步洗自己的对名声,身边开始人对他改观, 觉得他是好龙了。好比皇帝, 好比寒江雪。

但最初的这计划的点在于“伪”啊。

伪装的伪, 就是不实,欺诈。

如果闻嘲风不去搞些小阴谋、小诡计,做的都是好事, 那他就不是伪君子,而是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闻嘲风表示,哪怕别人不知他做了什么,但至少他自己得清楚,他是不会去做好事的!闻嘲风甚至怕他再不做点什么坏事,他就要大环境不自觉洗脑,变成什么正的好人了,然后自愿背负上德的枷锁……

就像他的父王。

闻嘲风出生多久,他的父王——上任无夷王——就去世了。闻嘲风对自己的父王是完任何记忆的,但却因为父母伉俪情深,而几乎是听着父王的故事长大的。

在母妃的口中,他的父王是再好不过的人,他强大,俊美,岳峙渊渟,穷其生修桥补路,救人无数,再比他更完美的存在。可是等闻嘲风到了雍畿,入了皇宫,却在别人口中听到了另版本的无夷王,他说他是大启的罪人,因为他做错了事,所以不仅自己早早死去,还报应在了儿子身上。

当闻嘲风去逼问别人,他父王到底做错了什么的时候,那些乱嚼舌根的人又会眼躲闪,始终不敢正面回应。

直至闻嘲风自己去查,才知他父王当年只是放走了和亲公主。

这背后到底着怎么的故事,谁不得而知,闻嘲风只是查到了明面上的前因后果。

那是已经远嫁蛮族的公主,因为丈夫去世,短暂又回大启住了段时。蛮族说,她该按照父死子继的传统,在可汗去世后改嫁给新可汗,就是可汗的儿子。公主逼无奈,好像是答应了,却提出了要求——她要新可汗再新迎娶她次,她要明媒正娶,十里红妆,从大启奉主入蛮。

新可汗答应了,公主便暂时又回到了雍畿待嫁。

闻嘲风的父王暗中放跑了公主,招致了新可汗的震怒,大启和蛮族两国僵持几十年的战争自此拉开。

当时的大启还寒起能够抵抗蛮族的入侵。

公主却再找不回来了。

这便是别人谣传闻嘲风是乱-伦产物的根源。

人恶意揣测着上任无夷王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救公主,是因为他这对堂姐弟之不清不楚。公主哪里是失踪再找不回来呢?不过是上任的无夷王藏起来了。两人不顾人伦的厮混,才了闻嘲风这天生病的异种。

哪怕无夷王妃甘愿出来当遮羞布,但秘密是瞒不住的,不然怎么解释闻嘲风的病?

闻嘲风自然不会信这些流言蜚语,他只是小小年纪便得出了结论——不管他父王以前做过多少好事,在别人眼中,只要打上了“你是好人”的标签,那他这辈子就不能做坏事,哪怕他做的事好坏并那么分明,但只要他损害了集体的利益,那他这好人就会比恶人还要坏万倍。

人会说“谁知他以前的那些是不是装出来的?”。

他父王想不通,因为这些诋毁而郁郁寡欢,最终年纪轻轻便在藩地撒手人寰。

相反地,闻嘲风入宫时遇到的七公主,是多么刁蛮可怕的人啊。当时在宫里,她的名声烂到人人喊打,与之结了仇的宗亲勋贵、文武大臣,几十家,十几家。可是在她死后,别人又是怎么说的呢?他放大了她仅的几件微不足的小事,美化了遍又遍,然后她就变成了善人。

人会说“公主虽是任性了些,但毕竟年纪小,不懂事,至少心地是善良的啊。”

那些七公主掌掴、鞭挞,饱受□□,甚至从宫中抬出去的尸体,就这无视了,好像她不配存在般。可是人美心善的七公主啊。闻嘲风当年就很想对那些人说,如果你觉得伺候动辄打骂宫人的七公主是种福气,那送给你,你要不要啊?

这两件事对闻嘲风的影响,不能说多大吧,只是让他认清了自己,他就是天生坏种,永远不会去当什么好人。

这辈子想要好名声,是为了来坐稳皇位,但行事手段是绝不可能任何仁慈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独钓 最新章节第48章 开始钓鱼的第四十八天:他想装个逼。……(1/4),网址:https://www.67x9.com/310/31028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