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重铸秦汉荣光,我辈义不容辞!(4500字!)(2/3)

作品:《我要名垂千古

并非是从汉臣的角度,而是从一个汉人。

“其二江东率军再攻远魏,以复多年征战而来的血海之仇。”

这可…真不好办了啊!

周瑾听完这两句话瞬间就明白,郭隼看似是给了自己两个选择,实则是在强迫江东只能二选一!

因为江东现在能和远魏打得连战连捷,最大的原因是有司马家做盟友,而司马家最大的盟友正是西凉大军!

可这点江东并没有声张,但一旦加入了诸侯联军讨伐西凉国,司马家必然会做出反应,反过来把矛头指向江东也说不定。

但第二个选择又让江东彻底走到了所有中原汉人的对立面。

在门外可是站了不少中原名士与重臣,虽不知道有多少能安全离开咸京城,可他们在此见证了郭隼给出的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既能证明江东是站在汉人这边的,而不像是西凉国那样的汉奸,也能正大光明的去捅远魏刀子。

他从一开始就打算让江东低调行事,两边都不得罪才能让江东获得此次战乱中最大的利益。

可师弟你真觉得这样能制约住江东,未免也太小瞧我了!

周瑾没回答郭隼,而是走到了郭隼身后推开了大门。

“诸位若是来共商讨董之事,无需站在门外静听,都快快请进吧!”

周瑾热情的招待着在门外的一众秦汉重臣,还有各国诸侯王走进了屋内,周瑾亲自给这些秦汉重臣与诸侯王搬椅子入座。

一时间孙仁宅邸的客厅里人声鼎沸,孙仁现在随便往在坐之人头上扔个花瓶,都能砸到秦汉的三公九卿又或者是哪一位诸侯王。

秦镇这次所坐的位置不再是天子大典时的末尾了,而是仅次于周瑾这位‘主人家’的第二席,郭隼直接坐于秦镇身侧,关胜就只能和其他诸侯王护卫一样老老实实的站着了。

“外域之人行刺天子,凡是汉民天人公愤之,周某也未尝不想持剑杀贼,为天子报血仇,如今诸侯会盟,江东也愿意献一份力派兵讨贼,只是江东天高地远,如今吾王又与远魏交战,实在难任盟主之位,不知…在坐秦汉重臣与诸侯王上,谁愿任此次共讨董贼与司马家联盟的盟主?”

周瑾的这一声询问顿时让下面一大片诸侯王集体嘘声…

真没人愿意做这个出头鸟,不是他们不敢,而是不划算!

要是远魏王在这里,且是全盛时期的远魏,可能直接被众人推举成盟主了,当然大概率远魏王不会管这一堆小诸侯王,直接自己带兵去打西凉国去了。

可现在远魏王不在,河西王袁梅早早就跑到汉中囤住去了,两大最大的诸侯王都不在,他们在场的这些小诸侯王,谁敢冒头当盟主,谁就是西凉国铁骑大军还有司马家集火的二号目标!

“不知这位东吴大都督愿意派遣几位江东虎将与多少援军加入讨董联盟?”秦镇在这时出声问。

江东并不想打着自己的旗号去和西凉国干架,所以整了一个讨董联盟出来…那联盟中的将卒都理应听盟主号令。

“五千精锐水军!两位将星虎臣助联军讨贼!”

周瑾也是大手笔,虽借出去的军队要暂时听盟主指挥,但打完了仗,或者打了败仗这些精兵和虎将还是会回江东的,纯粹一个雇佣兵的性质。

而周瑾也观察到了看着有些跃跃欲试的秦镇问。

“华中王少年英杰,听闻曾于江城中以大火灭邓载十万大军,不知可有意愿担任此次讨董联盟的盟主之位,替天讨逆?”

周瑾这句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在给秦镇挖坑,郭隼也假装的微微摇头让秦镇不要接,但秦镇就是在等这个坑!

秦镇站起身来拔出了自己的佩剑,此剑是先父华昭烈王秦玄传下,为秦汉宝器,削铁如泥,气势逼人!

当然秦镇暂时没机会说出那句‘我剑也未尝不利’的千古名句,但还是用极为慷慨激昂的语气对着周围一众诸侯王说。

“好!数日前雨夜天子身死,本王亲眼睹之,作为秦汉宗亲每日每夜都恨自己无能为天子报仇!今日烦请众位诸侯王助本王一臂之力!!”

“确实是少年英雄啊,交州之地愿出一万精兵助华中王讨贼!”

“也好,辽东国虽地势偏远,但本王原出钱粮助华中王倾讨逆贼!”

“臣多年食汉禄,作为秦汉之臣天子之死也不能视而不见,愿写檄文发于天下,状王上声威,共邀天下士人共讨逆贼!”

秦镇在挺身而出之后瞬间得到了在场不少诸侯与重臣的支持,一方面是秦镇那晚在雨夜中的表现确确实实证明了秦镇不是无能怯懦之辈。

所以他们该给援军的给援军,该援助粮草的援助粮草,该写文加的加。

另一方面是…他们需要一个背锅侠,诸侯联军的盟主虽可以统合十八路联军,虽听起来是个肥差实际上…

“周某钦佩华中王之勇!但诸侯联军的盟主之职并非能轻易胜任!在坐诸侯与重臣都为报天子血仇而下心血,不知华中王认为以此联军拿下何等功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要名垂千古 最新章节第六十三章 重铸秦汉荣光,我辈义不容辞!(4500字!)(2/3),网址:https://www.67x9.com/302/30243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