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高氏(1/2)

作品:《重生之拐个忠犬夫君

不得不说,沈幽幽的猜测还是很准的。

自从出了佛堂那件事,高氏明白不能就这样放任沈宁宁不管了,亲自让魏巍借着魏琼楼的名号,请了一位曾经在宫里服侍过,如今隐居乡野的嬷嬷入府,亲自教导沈宁宁。

在香芬院后头专门劈了一个冷僻的院子,将沈宁宁拘在里头,安安心心的跟着嬷嬷学习。

话说这位嬷嬷曾经也是个狠角色,宫里的人都喊她荣嬷嬷,真名也无人知晓,伺候着宫里的珍贵妃,一步步从秀女走到贵妃的位置,这位嬷嬷可是功劳不小。

后来也不知因何原因,珍贵妃诞下小皇子之后,这位嬷嬷便向珍贵妃提出要归隐,也不知使了何种手段,竟让一向不好说话的珍贵妃同意她归隐。

由此可见,这位嬷嬷也是个狠人。

不是一般人能请的动的,魏巍也是借着魏琼楼的名号将人请了来,只说魏琼楼对沈家大小姐青眼有加,想请嬷嬷前去教导一番。

荣嬷嬷彼时已经五十多了,一双浑浊的眼睛里泛着精明的光,保养得宜的脸上一丝皱纹都无,瞧着年纪倒是与高氏不相上下。

虽然归隐多年,但对于如今大梁朝的局势却知道的一清二楚,权倾朝野的魏首辅,听闻他素来冷酷,不近女色,她倒是生出了些心思,想来瞧瞧让魏大人倾心的女子究竟是何种模样。

于是便颇为干脆的答应了。

“香儿,你这两日得空去香芬院探探,看大小姐做什么去了。”

沈宁宁轻声说,话音刚落,旁边的小路里便窜出一个人,见了沈宁宁赶紧跪了下来:“二小姐,白夫人请您赶紧去翠云轩,说是有事相商。”

见是翠儿,她松了一口气,三人便往翠云轩而去。

翠儿低着头,嘴角噙着一丝冷笑,只是在这样的暗夜里,却无人发觉。

送走了沈幽幽,高氏带着松枝来了沈知秋的卧室,偌大的房里,空荡荡的,一个伺候的人都没有,里头不时传来沈知秋的咳嗽声,一声接一声,听得让人心颤。

窗户没关好,夜里的凉风吹得扇叶咯吱作响,床上的人躺的笔直,若不是不时的咳嗽,咋一看去还以为是个死人。

高氏缓步走上台阶,脚上的南珠在微黄的烛火下泛着冷光,走到门口,她转头看了一眼松枝,松枝立马会意,白着脸替高氏守门。

床上的人面庞消瘦,脸色蜡黄,病如枯槁,健壮的身体在这几日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来,再来看他,也不过是个身形佝偻的老头而已,与旁人无异。

高氏还记得第一次见沈知秋,是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她带着松枝外出访友,行至朱雀街,忽见街角被一群人围的水泄不通,派松枝前去打听才知道,原来是远征将军今日班师回朝。

那时高氏也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往日里总听那些闺阁姐妹们说些英雄救美的画本子,内心里对于英雄则有了些异样的憧憬。

又听百姓对这远征将军赞不绝口,说他骁勇善战,为人仗义,待手下兵士极好。

便起了想要观望的心思,两人撑伞在朱雀街拐角处立着,跟随那些淋着雨也要一堵远征将军风采的百姓一起,眼巴巴的盼着。

很快,整齐的军队列着队伍远远走来,咋一看去,入目都是身穿银色盔甲的队伍,唯一人身穿黑甲,坐于马上,目不斜视,任雨水漫过肩头,腰背依旧挺得笔直。

只是这一眼,沈知秋坚毅的轮廓便深深映在了高氏的心里。

大梁朝重文轻武,那时身为远征将军的沈知秋,也不过只是个七品武官,再威风也让许多同朝为官的文臣瞧不起。

不过一介莽夫而已,大字不识几个,也只能用些蛮力换取军功,他们甚至因有这样的莽夫同僚而感到羞耻。

高氏却不管这些,她因为这一眼看上了,回去便求着家里人,想要嫁给沈知秋。

高氏娘家是正五品同知,地地道道的文臣,自家娇养的姑娘,怎么可能嫁给一个才七品的武官?高大人和高夫人自然是一万个不同意,将高氏拘在家里狠狠训了一顿,以为女儿已经歇了心思,就没有再管。

毕竟是娇生惯养出来的女儿,相看人家也是要花许多心思的,高夫人只当高氏是小女儿家思春了,便开始给她细细准备起来了。

高氏却铁了心,非沈知秋不嫁,相看了好几户人家,总也不满意,天天嚷着要嫁沈知秋。

高夫人没办法,家里唯一的女儿,也不忍她受委屈,瞒着高大人偷偷的派人去打听了一番,这才知道原来沈知秋早就有意中人了,还是个来历不明的女子,说是行军打仗途中救回来的,一见倾心,便请到了府上住着,就等着日子成亲了。

正好,高夫人也看不上那个沈知秋,将这件事说给高氏听了,想借此事打消她的念头,谁知这高氏一听,非但没有打消念头,还是坚持闹着要嫁给沈知秋,就算做妾也甘愿。

高夫人怎么会同意自己的女儿去做妾?

堂堂一个五品文官的女儿,跑去给一个七品武官做妾,真是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拐个忠犬夫君 最新章节第六十七章 高氏(1/2),网址:https://www.67x9.com/236/23659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