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虎牢关之战(上)(1/2)

作品:《三国之无双天下

太守王匡提言说道:“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曹操说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袁绍听曹操所言,自然对于盟主一职很是心动,但是还是虚伪的推辞说道:“绍何德何能敢居于盟主一职,素闻州牧李锋战功显赫,威名远播,可为盟主。”

本来李锋参加十台勇烈,可当此任。”

于是孙坚遂引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关来。守关将士,差流星马往洛阳丞相府告急。

话说董卓自专大权之后,每日饮宴。李儒接得告急文书,径来禀卓。董卓心中大惊,急聚众将商议。此时被董卓封为温侯李弘取代了历史上吕布在董卓心中的位置。

此时见董卓所说,知道立功的机会来了,故而挺身而出说道:“太师勿虑。关外诸侯,弘视之如草芥;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悬于都门。”董卓听闻,顿时面露喜色,须知自从黄巾起义之时败给李锋,并被李锋手下夺了兵权,那时起,董卓就非常羡慕李锋手下有着如此猛将,正是因为如此,李弘的投靠,使得董卓对李弘的器重还在历史上对于吕布之上。

因此见李弘自动请缨出战,董卓怎能不喜,只见董卓大喜说道:“吾有孝义,高枕无忧矣!”言未绝,李弘背后一人高声出曰:“割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级,如探囊取物耳!”董卓视之,其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关西人也,姓华,名雄。

董卓闻言大喜,加为骁骑校尉。拨马步军五万,同李肃、胡轸、赵岑星夜赴关迎敌。

话说众诸侯结盟,李锋兵马大部都被吕布带领准备从壶关进京,李锋只带了三千兵士前来结盟,相对于诸侯人马算是比较少的,要不是李锋这些年来素有战功威名,恐怕这些诸侯不会对李锋看一眼。

盖因李锋乃是寒门出身,虽然战功显赫,且为一方诸侯,却也不受其他诸侯重视,甚至有些轻视,所以看着关东诸侯推举袁绍为盟主以后,李锋行事就显得特别的低调,倒不是李锋不想出风头,而是李锋知道历史走向,自然知道自己出场的机会多着呢。

“不知道关羽被我给收服了,接下来华雄又由谁来对付呢,吕布也现在在壶关,那么三英战吕布的场景就没有了,还真是一大损失啊。”

看着关东诸侯,李锋心中恶意的想到,不过想到董卓手下最近出现一个历史上没有的人物李弘,不知道此人怎样。

对于李弘此人,李锋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他猜想很可能是历史的惯性在修复着因为他的穿越而改变的历史,这种历史修复性虽然很有限,但是大致上是存在的。

却说另一方面众诸侯内有济北相鲍信,寻思孙坚既为前部,怕他夺了头功,暗拨其弟鲍忠,先将马步军三千,径抄小路,直到关下搦战。华雄引铁骑五百,飞下关来,大喝:“贼将休走!”鲍忠急待退,被华雄手起刀落,斩于马下,生擒将校极多。华雄遣人赍鲍忠级来相府报捷,卓加雄为都督。

却说孙坚引四将直至关前。那四将?——第一个,右北平土垠人,姓程,名普,字德谋,使一条铁脊蛇矛;

第二个,姓黄,名盖,字公覆,零陵人也,使铁鞭;第三个,姓韩,名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也,使一口大刀;第四个,姓祖,名茂,字大荣,吴郡富春人也,使双刀。

孙坚披烂银铠,裹赤帻,横古锭刀,骑花鬃马,指关上而骂阵说道:“助恶匹夫,何不早降!”华雄副将胡轸引兵五千出关迎战。程普飞马挺矛,直取胡轸。斗不数合,程普刺中胡轸咽喉,死于马下。孙坚挥军直杀至关前,关上矢石如雨。

孙坚引兵回至梁东屯住,使人于袁绍处报捷,就于袁术处催粮。

袁术幕僚对着袁术说道:“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与粮,彼军必散。”袁术听之,不粮草。

孙坚军缺食,军中自乱,细作报上关来。李肃献计华雄说:“今夜我引一军从小路下关,袭孙坚寨后,将军击其前寨,坚可擒矣。”华雄从之,传令军士饱餐,乘夜下关。

是夜月白风清。华雄引兵到孙坚营寨时,已是半夜,鼓噪直进。孙坚慌忙披挂上马,正遇华雄。两马相交,斗不数合,后面李肃军到,竟天价放起火来。

孙坚军乱窜。众将各自混战,止有祖茂跟定孙坚,突围而走。背后华雄追来。孙坚取箭,连放两箭,皆被华雄躲过。再放第三箭时,因用力太猛,拽折了鹊画弓,只得弃弓纵马而奔。

祖茂说道:“主公头上赤帻射目,为贼所识认。可脱帻与某戴之。”孙坚就脱帻换茂盔,分两路而走。

华雄军只望赤帻者追赶,孙坚乃从小路得脱。

祖茂被华雄追急,将赤帻挂于人家烧不尽的庭柱上,却入树林潜躲。华雄军于月下遥见赤帻,四面围定,不敢近前。用箭射之,方知是计,遂向前取了赤帻。祖茂于林后杀出,挥双刀欲劈华雄;华雄大喝一声,将祖茂一刀砍于马下。杀至天明,雄方引兵上关。

可怜孙坚猛虎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无双天下 最新章节第十三章 虎牢关之战(上)(1/2),网址:https://www.67x9.com/231/23142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