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臣还有事奏(2/2)

作品:《聊斋县令

监终于回过神来,他上前一步,拂尘一挥大声喊道:“肃静!”

下一刻皇极殿中总算安静下来,不过此时没人注意到,就在大殿中乱哄哄的时候,一个角落里的小太监悄悄的溜出了皇极殿。

小太监出了皇极殿,立刻一路小跑的到了皇极殿一侧。

此刻在那白玉栏杆前,一个身着蟒袍,年约五十出头,面白无须的阴柔男子,正手扶着栏杆眺望远处。

“公公.....开始了,不过那兴建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就认了,此刻朝堂之上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小太监一路疾跑,有些气喘吁吁的对那蟒袍太监说道。

而这身着蟒袍之人,正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吉安。

今日这朝会注定万众瞩目,皇极殿中不仅朝中大员悉数到场,就连太傅和太尉两个久不上朝的吉祥物也来了。

而皇极殿的外门,曹吉安这位有着‘内相’之称的大太监,竟也时刻关注着殿中动向。

“知道了,有什么动向立刻来报,你们几个也进去听着,咱家要第一时间知道里面的情况。”曹吉安双目微微一凝,而后对着身后几人吩咐道。

他神情没什么变化,不过目光明显比先前凝重了一些,原本轻拂在白玉栏杆上的手,变成了握住栏杆。

皇极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周昂,包括景安帝和太子,这些人都在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周昂当众认了弹劾,自然也是有后文的,只见他也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而后举过头顶说道:“今日左都御史即便不提此事,原本臣也是想说的。在臣看来,郭北县的情况可绝非个例,而是如今大宁朝普遍存在的情况。眼下无数的村庄消失,小的县城人口大量流失,那些士绅大户也从数年前开始就转移财产,县城的去了州府,州府的去了道城,最为富有的则搬到了京都。而今天下看似繁荣,实则百姓举步维艰!”

“小县城的百姓没了生路便纷纷涌向大城,然而那些地方早被士绅大户把持,百姓们只能艰难度日。可另一边,原本的村庄县城土地荒芜,千里之地荒无人烟,长此以往社稷危矣!所以,臣在郭北县做了一个实验,那便是进行土地改革,而效果如今已是有目共睹。臣特意写了这个折子,希望陛下恩准,将那些超过三年没有耕种的土地收归朝廷,而后重新丈量分配,以安置流民!”周昂一口气说了许多,而更多的则被他写在了折子里。

周昂几乎每说一段,便有一个小太监跑出皇极殿,这些话全部原原本本的落在了曹吉安耳中。

当周昂把这些话抛出,一时间满朝文武竟然忘记了秦瑞弹劾周昂的事。

此刻所有人心中都在思量,周昂的这个改革举措,对自己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

历来改革必然会触动一批人的利益,但是也会造就一批新的既得利益者,不是所有人都排斥改革,而是所有人都会权衡利弊。

“陛下,臣以为兴建伯的提议可以讨论,郭北县成效斐然,便是最好的例证。”忽然周昂身后有一人上前一步,竟然直接开口支持起周昂来。

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声音,连周昂都觉得意外,因为在他的预想中,不应该有人今日就公开支持自己的,而且对方还是六部尚书之一。

这突然站出来支持周昂的,正是户部尚书潘仁贵,而他又是人所共知的阉党中人。

别说周昂意外,满朝文武和景安帝都意外,今日朝会是阉党率先向周昂发难的,可如今最先支持他的也是阉党的人。

“臣附议。”很快又一个阉党官员出列。

“陛下,此事兹事体大,臣以为不宜草率决定,不如先交由内阁商议,权衡其中利弊,再行定夺不迟。”见越来越多阉党官员出来,潘仁贵身旁一个年级与他相仿的官员也出列说道,他虽然没有明确反对,却拉出了内阁。

这反对之人正是吏部尚书李长善,而他口中的内阁是由六部尚书组成,基本上就被文官把持了。

“臣觉得李尚书说的有理,应当先由内阁讨论。”李长善话音刚落,便有都察院的言官附和。

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文官中的几大派系已经达成了一致,眼下就形成了文官与阉党之间的争斗。

眼下就是文官说要内阁先议,阉党则说支持廷议,一时间吵得不可开交。

不过这倒才像是大宁朝的朝堂,因为往日也多是这般情况。

“时候不早了,改日再议吧!”就在众人吵得不可开交时,龙椅上的景安帝忽然开口了,看景安帝的神情,似乎已经很不耐烦了。

景安帝发话,朝臣们也都暂时安静了下来,似乎今日朝会也就到此为止了,到了此时不管是阉党还是文官,对周昂的发难也算是都失败了。

不过就在此时,周昂的声音却再次响起:“陛下,臣还有事启奏!”
本章已完成! 聊斋县令 最新章节第81章 臣还有事奏(2/2),网址:https://www.67x9.com/209/20986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