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解释不清(2/2)

作品:《重生之娱乐鬼才

”徐珊珊自信说道,“我们已经联系了很多海外发行商,至少亚洲地区,绝大多数国家,都可以上映!”

“哇,这么厉害?”记者非常配合,“这部片子分成一定是很惊人吧!”

“当然,国内票房应该就可以收回成本,海外是净赚!”

“您今后对事业上,有什么规划,或者是预期?”

“国内民营电影制片公司,我们要做到第一。未来,如果中国电影市场规模上去,我们要香好莱坞巨头一样成功!”徐珊珊意气发说道。

“预祝您早日成功,达成理想!”节目末尾,记者看好戏一般的说道。

……

随着徐珊珊的采访在电视上播出来之后,整个娱乐圈,众人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围观姗姗娱乐和小伙伴公司!

原本,中国电影市场在90年代中期改革之后,就是鼓励民营的制片公司发展。国营的电影公司,逐渐是以院线、影视基地等等基础设施投资为主,拍片方面的投资,逐渐都是让位民营公司。

再过几年,连院线也开始对民营公司开放。国营的电影公司,越来越像辅佐性质和帮助制定政策的存在。

而现在的民营电影公司,几乎都是小打小闹!

试想一下,国内电影市场,一年票房才10亿,分给制片厂商的分成,也才2亿多元。再加上,电视版权、录像版权,海外版权等等收入。整个国内的民营影视行业,一年收入加起来,也就几个亿规模,净利润就更惨淡了。可能全国的电影制片商,盈亏相抵之后,一年税后净赚,不超过1亿!

这么小的市场规模,具体到各家影视公司。一家公司一年能有个上千万净利润的,已经是国内排得上名号的影视巨头了!

简单说,现在的国内影视公司规模,大致可以参照70年代的香港电影圈子。邵氏、嘉禾两座巨头类似于此时垄断了影视基地和院线资源的国营电影巨头。众多民营企业,就像是当年香港那些皮包公司,几个小演员、编剧、导演,没多少钱,都可以凑份子,成立影视公司。几百万规模的公司,是市场主流。能有几千万上亿规模的公司,已经被很多业内人士视为非常靠谱的大公司。

小伙伴公司成立了几年,几乎是与华谊是同一时期成立,此时,已经没多少影视公司,觉得小伙伴公司根基和资历浅。毕竟,大家基本上都是在90年代末成立的,排资论辈,也不过是比小伙伴公司早几年而已,资历也高不到那里去。

而目前市场经济,是以规模论英雄!影视行业,目前也就紫禁城、新画面、华谊等等公司,能和小伙伴相提并论。在业内人士眼里,小伙伴已经算是巨头。

姗姗娱乐公司,一部片子,头就压过了小伙伴公司。

也让很多业内人士感慨江后浪推前浪!

圈子发展日新月异,又到看不懂行情的时候了!

与此同时,很多业内巨头,包括新画面的张老板,紫禁城的张总,华谊的王家兄弟,一个个都天天追看媒体八卦,对小伙伴公司和姗姗娱乐之间的斗争,都当每天追看的情感电视剧呢!(……)

s:第二更,求订阅。
本章已完成! 重生之娱乐鬼才 最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五章 解释不清(2/2),网址:https://www.67x9.com/2/2725/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