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大师伯出剑,小师兄下棋(3/9)

作品:《剑来


裴钱皱了皱眉头。

坐在蒲团上正在听苦夏剑仙传授剑术的龙门境剑修严律,看了城头三人一眼,便不再多看。

据说是那个陈平安的一路人,看样子确实就像。

崔东山瞥了眼那少年的手中书,微笑点头,很好,也算自己的半个徒子徒孙了。

有点小搞头。

林君璧合上书籍,抬头向三人微微一笑。

崔东山还以微笑,裴钱是假装没看见,曹晴朗点头还礼。

曹晴朗自然已经辨认出此人身份,先生在宅子那边刻字题款,轻描淡写讲过两场守关战,不谈善恶好坏,只为三位学生弟子阐述攻守双方的对战心思、出手快慢。

三人远去。

林君璧继续翻看那部《彩云谱》。

在剑气长城上,他虽然不愿一鼓作气接连破境,所以如今境界不高,可依旧是在剑仙苦夏的授意下,为同伴担任半个传道之人,而且他在此练剑,是唯一一个抓住了一缕精粹远古剑意、并且能够留在关键气府当中的剑修,严律蒋观澄朱枚在内半数的先天剑胚,都曾抓住过稍纵即逝的剑意,严律甚至不止一次将其捕获,但是可惜都未能留下。林君璧不曾泄露天机,剑仙苦夏清楚,但也没有道破。

林君璧打算等到自己收集到了三缕远古剑仙的遗留剑意,若是依旧无一人成功,才说自己得了一份馈赠,算是为他们打气,免得坠了练剑的心气。

每当三人走到无人处,崔东山就会加快步子,裴钱跟得上,呼吸顺畅,无比轻松。

曹晴朗却是一直在吃苦。

走在剑气长城之上,还要跟着崔东山和裴钱一起行走如“飞掠”,自然比那宁府宅子缓缓吐纳,更煎熬。

崔东山偶尔会停步,让曹晴朗坐下静坐个把时辰。

裴钱百无聊赖,就趴在城头上,托着腮帮望向南边,希望能够看到一两头所谓的大妖,当然她看到一两眼就行,双方就别打招呼了,无亲无故无仇无怨的,等她回了浩然天下,再回到家乡落魄山,就好跟暖树和米粒儿好好说道说道。与她们说那些大妖,好家伙,就站在那堵城头外边,与她近在咫尺,大眼瞪小眼来着,她半点不怕,还要伸长脖子才能看到大妖的头颅,最后更是手持行山杖,耍一套疯魔剑法,凶它一凶。

可惜这一路上走了几天,她都没能瞧见蛮荒天下的大妖。

裴钱趴在城头上,便问崔东山为什么大妖的胆子那么小。

崔东山笑道:“不是没有大妖,是有些老剑仙大剑仙的飞剑可及处,比你眼睛看到的地方,还要更远。”

裴钱转头问道:“大师伯肯定算其中之一吧?”

崔东山翻白眼做鬼脸,盘腿而坐,身体打摆子。

裴钱轻声说道:“大师伯真打你了啊?回头我说一说大师伯啊,你别记仇,能进一家门,能成一家人,咱们不烧高香就很不对了。”

因为崔东山不喜欢拜菩萨,哪怕会陪着她去大小寺庙,崔东山也从来不双手合十礼敬菩萨,更不会跪地磕头了。

裴钱便算是偷偷帮着他一起拜了拜,悄悄与菩萨说了说莫怪罪。

其实城头便已是天上了。

天上大风,吹拂得崔东山白衣飘荡,双鬓发丝飘拂。

不知不觉,突然有些怀念当年的那场游学。

人更多些,还是人人竹箱来着。

记得当时崔东山故意说与小宝瓶他们听,说那书上一位位隐士名垂青史不隐士的故事。

当时李槐是根本没听懂,只是记住了。这就是孩子。最多就是会觉得世道原来如此啊。

谢谢却满脸讥讽。这就是少年少女岁数的寻常心思。觉得世道便是如此。事实上,世人岁数一大把了,依旧如此。

但是林守一却说那些真正的隐士,自然不被世人知道,更不会在书上出现了,为何因此而贬低所有的“隐士”?

至于那个红棉袄小姑娘,是想得更远的一个,说得看书上隐士与不知名隐士的各自人数,才能够有准确的定论。

然后当时还不算自己先生的草鞋少年,只是坐在篝火旁,沉默听着,然后便悄悄记住了所有人的所有看法,偶尔加一根枯枝柴火。

崔东山双手按住行山杖,笑道:“大师姐,我先生送你的那颗小木珠子,可要收好了。”

裴钱白眼道:“废话少说,烦死个人。”

然后裴钱蓦然而笑,转过身,背对南方,小心翼翼掏出钱袋子,从里边摸出一颗并不算浑圆的小木珠子。

是那天自己立了大功,帮着师父想出了挣钱新门路,师父奖励自己的,说是要她小心收好,师父珍藏很多年了,若是丢了,板栗吃饱。

师父的谆谆教诲,要竖起耳朵用心听啊。

崔东山问道:“知道这粒珠子的由来吗?”

裴钱摇摇头,摊开手心,托起那粒雕刻略显粗糙的木珠子,还有许多歪斜刻痕,好像打造珠子的人,刀法不太好,眼神也不太好使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剑来 最新章节第六百零七章 大师伯出剑,小师兄下棋(3/9),网址:https://www.67x9.com/164/164047/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