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人口正急缺、政策出台多(1/3)

作品:《红楼飘摇

一七二九年东亚的土地上持续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双边和议后直隶到关宁地区的战争隐患已基本消除,但是山陕鄂川等地的战争隐患在无声增加,朝廷对北方的辖下领地依旧拥有强大的控制力和威慑力,农民的民生虽然没有多少衰落或增长、但是反抗的思潮已经广泛出现;开明的地主士绅们依据流言和社会物质的变化而对东海国逐渐诞生了一丝好感,但是那些对东海国拥有好感的士绅人数和好感度都是极为有限的。情报司传播的传言无论怎样接近事实但总归会和东海国的实际事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加之朝廷向民间广泛的宣导着东海国变革文字、剪发异服、背弃三纲五常和祖宗、驱民为奴等各种“负面”消息,所以其辖下百姓们的心思也就愈发显得混乱。

情报司在朝廷南方的大规模活动使朝廷对岭南的控制愈发薄弱,筛子一样的统治使岭南的汉民更多的向琉求吕宋和安南府迁徙,崖州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了两面讨好的两面政权,五指山附近的煤炭也开始大量的开发并流向东海国,黎民也享有了和汉民同样的待遇,可以自由迁徙到东海国的任何土地上获得免费的土地。

关东府的四个平原已经实现铁路连接,重点开发的是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无数的荒原林地和沼泽正在逐渐的转变为农田,黑龙江江北平原也被安置了数万人去开发,傅宁无比期待东海国的粮食不再是奢饰品,他相信这个年头的秋收后这个愿望就会实现。

无数新的地名在关东府的大地上出现,傅宁依据记忆命名了很多地方,但却总觉的那些地名似是而非,真正能对上原世地名的也就大庆牡丹江、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少数地方。

内燃机机械和电力的产能真正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农业机械、运输车辆、工业机械都在以几何数的数量上升,为此究竟因为工业事故而死了多少人则根本就没法统计,而且也没有人会去关注那些工业事故的死亡数字,除了傅宁例外。

无数的血汗造就了时代,狂热的发展所带来的利益掩盖了所付出的生命数字,因为一望无际的新生铁路农田和车辆机械等事物所带来的震撼足以使人们忽略掉那些曾经付出的血汗。

发展才是硬道理,于是人口的需求就愈发的显得迫切,八百多万的人口洒在关东的大地上依旧使大地显得荒寂,所以各部司高层在总参司会议上对傅宁施加了强大的压力,只是为了劝说傅宁早日发起对朝廷掠夺人口的战争;但是傅宁却一再强硬的坚持自己的观点,那就是现在不宜发起对朝廷的人口掠夺战争,朝廷输的起、但是汉民族输不起,每一场改朝换代的战争总是会吞噬无尽的人口,没有充足的准备傅宁绝不会提前发起吞并朝廷的战争,为此傅宁不得不苦口婆心的给各部司高层一一讲道理劝说!

关东府人口急缺的问题总是要解决的,而直隶地面是朝廷统治的中心,因此暂时不宜发生战争,那么新的突破口就只能选向阴山方向,移民的引进地点也就只能从阴山地区想办法了;但是若要从阴山方向大量引入陕西移民入关东,那么就必须首先建造打通科尔沁经漠东至阴山地区复线简轨铁路,否则就无法运送数量庞大的移民!

朝廷直隶省对流民出关的禁制很是严格,所以想要从朝廷控制区大量引入移民就只能从阴山方向想办法;科尔沁经漠东至阴山的距离有一千三百多公里,这个距离大约相当于旅顺经哈尔滨至三江口的距离,所以想要铺设科尔沁至阴山的复线简轨铁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是要想从阴山方向大量引入移民的话这条道路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新的战略计划已经出台,虽然现在的东海国暂时还没有力量铺设科尔沁至阴山铁路,但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已经需要布局了,于是科尔沁至库伦的简轨铁路刚起步没多久就被叫停,大量的煤铁勘探人员和工人转而开始奔赴漠东和阴山北域的土地上进行煤铁资源的开发。

首先汇集的是军事力量,陆军部辖下的多个骑兵师开始向漠东和阴山北域集结,任务是虎视长城、同时守护东海国奔向漠东和阴山的煤铁开发力量。

关东府的人力毕竟有限,所以大规模的力量只能在关东秋收后才能调集,当前的主要任务依旧是关东的工农业发展,但这并不妨碍东海国先调集一部分工业力量先行勘探开发漠东和阴山北域的煤铁资源并广立钢铁高炉。

正在逐渐迁徙漠东的漠南蒙古人正在由极度恐惧走向极度幸福,传言中东海国“鹰爪红旗”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血流成河!”,但是现在他们发现传言是错误的,东海国对他们表现出了高度的友善;茶叶、食盐、铁器瓷器等物资东海国是向他们是无限量供应的,价格低廉而且还会高价收购他们的羊毛和牛羊马匹,若是他们主动帮助东海国人员建设矿山工厂铺筑简轨铁路的话则还会有少量的粮食或大量的工业品作为酬劳,所以漠南蒙古人正在迅速的投入并逐渐的融入进东海国的怀抱。

阴山至燕山长城防线的朝廷边军总是有不信邪的军人存在,北出长城的冷兵器军队总是被**的东海国骑兵师血洗后才会有少量俘虏返回,于是长城就逐渐成为了双边不可逾越的军事红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楼飘摇 最新章节三十二、人口正急缺、政策出台多(1/3),网址:https://www.67x9.com/127/1279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