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1/2)

作品:《就时论势

( z) 距楚文王病逝已经有一周的时间了,楚国太子熊恽这些里从楚国那一丝紧张却又十分平静地空气中嗅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直到楚国令尹斗子文从黄国前线回国时,熊恽才明白心里的不安与兴奋,楚文王的死在他的眼睛只是迟早的事,他明白现在出楚国的一切终于到他手里了。 然而此时,齐国的大军已经深入楚境攻下城阳,直扑康城。蔡国与陈国临阵倒戈,再次加入齐国的阵营对楚宣战。 对于新继位的熊恽来,这是齐桓公给自己登基的见面礼,也是齐国的一个下马威,楚文王在世时对于齐国是不服的,楚文王也有些瞧不上齐桓公。 然而刚继位的熊恽,也就是楚成王。却对齐桓公另有看法。楚成王觉着齐桓公不应该是楚国的敌人,而应该是楚国的帮手,因为楚成王很反感国内的那些奴隶主在自己面前指手画脚的样子,不光他反感,楚国国内的那些大贵族们更加反感,但是他自己又不能对其下死手。 齐国却可以大肆打压这些奴隶主,楚成王想借此外力,来打压这些不太听话的奴隶主。 但是眼下楚成王首要的事情就是与齐国罢兵言和,向上次那样无条件和谈希望不大,看来这次只能是花钱买太平了。 楚成王心里很清楚,谈判桌上的优劣从来就是靠战场的走向决定的,楚成王得知齐军远道而来,不能久战。因此他将所有楚军集中后撤,与齐桓公对峙在康城,企图拖垮齐军的后援粮草。 齐桓公也很清楚自己的军队最多能深入楚国境内多少公里,他也知道楚军想和自己打持久战。没有办法,这就好比乱拳打死麻赖子,招招打在点上,齐桓公只得再一次的主动寻求同楚国的和平。 但这一次,楚成王却很给齐桓公面子,亲自接待了前来和谈的特使隰朋,楚国这次自愿赔偿齐国一百车黄金,五亿齐刀。但是楚成王要求齐军对在楚国宛城的所作所为负责,赔偿楚国的损失。 最终,楚国只赔给齐国三亿刀敷衍了事,至此第二次反齐同盟战争结束…… 俗话,知耻而后勇。楚、齐两次交锋,两次败于齐国,这让楚成王很没面子,让楚国在下诸侯面前没有面子,归根结底还是楚**队不够专业化。 其次,楚成王觉得楚国过于锋芒毕露,齐国必定会打压,虽然先王一手建立起来的反齐同盟和桓公包围对齐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对楚国来,还是弊大于利,可却不能解散,因为解散就意味着楚国彻底屈服于齐国。 楚成王和楚文王这两王的想法,还是一致的,因为人有时不断在输,输一次两次可以,三次四次也无伤大雅,但人永远不能够认输,不能!一次也不能! 楚成王并不会忘记复仇雪耻。但眼下楚国必须收其锋芒,韬光养晦。 于是,楚成王刚一继位没多久,他就改变了楚国以往的对外政策,不再以“我南蛮也!”这种蛮横的外交口吻对待其他中原诸侯国。 对中原各诸侯国,采取布施仁德恩惠,与诸侯主动修好结盟,恢复向周子进贡的制度,但依然保留着王号,周惠王也是个识趣的人,毕竟人家楚国以前根本不理睬周子,现在人家主动上门和好,俗话,伸手不打笑脸人,就是这个道理。 周惠王还赐给楚国使臣团祭肉,并嘱咐:“愿楚子能永镇守南方、平定夷越各族的动乱,不要侵犯中原各国。” 其他中原诸侯国也被楚成王发出的善意给麻痹了,都纷纷敞开心扉,欢迎楚国,其实各国国君心里还是害怕楚成王。可俗话,宁愿自己多一个朋友,也不愿多一个强大的敌人。 楚成王对内,继续任命斗子文为楚国令尹,任命子元为大司马,仿照齐**制,进行全面的军事改革。经过一段时间,楚国已编成六万常备军,但楚国依旧保存着旧军制,只是就旧制召集起来的军队留作后备军,这是楚国独创的制度。一共十万后备军,至使楚军的总人数达到十六万,一举超过了齐国的十万,成为世界第一军队。 楚成王拥有如此强大的军力,却大力限制住了楚国的扩张速度,他在静观其变,最主要的目的是隐藏楚国真正的实力,避免引起齐国,尤其是齐桓公的注意。 因为楚成王心里清楚,楚国要想彻底打败齐国,仅仅靠楚国一国还是不够的,唯有晋国的加入方可有胜算。 楚成王私下派遣屈完,前往晋国与晋献公搞好关系。 对于楚国,东、西、南三个方向的国家,楚国也一改往日的强硬攻势,而是采取内部分化逐步蚕食的战略。虽然扩张速度缓慢,但却相当稳重。 有人,如果楚国再按照楚文王那样的战略方针去走,楚国迟早会消亡,所以楚成王的出现真可以是章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楚成王当政以来,楚国给外界的印象就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以人畜无害的面容,出现在各诸侯国面前,楚国经常性的给周边国家送衣送粮。 然而,这一切都被齐桓公看在眼里,其实齐国的高层所有人心里跟明镜似的清楚,楚成王这点本事还不足以瞒住齐桓公。 但楚成王的继位,也暂时可以让楚国老实一段时间,也给齐国的南部留下了短暂的和平时期。 因为此时的齐桓公正着手于另外一场更大的政治陷阱,由管夷吾做局,他们即将要一匡下,而楚国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时论势 最新章节第124章 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1/2),网址:https://www.67x9.com/126/126729/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