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话 百夫长(2/3)

作品:《新北京人

,为何一时糊涂和心软,答应儿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兵临城下,老刘也只得硬着头皮撑下去。

“刘宇作为我的儿子,我从就灌输他要有一颗懂得感恩和报恩的心,做人诚恳,本分,做事踏实,守信。在本次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刘宇曾多次和我讲过,想帮助山区里的那些同龄人,那些上不起学,买不起书的同学……”

老刘的手在颤抖,手中的稿子也跟着颤抖,内心颤抖的更加厉害,因为老刘的余光已经发现,方阵中有学生已经开始在玩笑打闹了。

一种毁灭型的挫败感袭满了老刘全身,他有过糟糕的打算和预想,但也没想过竟糟糕透顶到这种程度。

不仅自己和儿子的颜面尽失,而且还将一件值得炫耀的好事,被自己成功变成了梦魇一样的坏事。

这一瞬间,老刘觉得自己平生最后悔的事莫过于此。

看着台下的景象,想想自己尴尬的处境,刘长根突然放下了手中的稿子,叠了几下装进西装口袋。

台下部分哄闹的学生,和强绷笑脸的百夫长们,见此情形,竟安静了下来。

刘长根双脚分开,与肩同宽,面沉似水,目光笃定,像是武林高手对决前的出场画面,一扫刚才手足无措,笑料百出的狼狈样。

“不好意思,那稿子是俺儿子刘宇写给我的,可俺实在念不下去了,誰叫俺就是个粗人咧!”

刘长根把麦克风握在手中,声音洪亮,气场庞大,连身后的校长都有些出乎意料之外。

老刘继续用河南话讲到。

“到捐款捐物,俺家真没啥好的传统,因为啥,因为俺在老家的时候,本身也是贫困户,你俺哪有精力去救助别人呐。实话,之所以俺这次捐了五万块钱,也是有一定的私心。”

台下的人长大了嘴巴,台上的人也面面相觑。

“俺第一个私心,俺也是从穷日子过来的,所以要给那些还在贫困县的孩子捐东西,俺可是一百个赞同。别五万块钱,就是让俺把半拉生意都捐了,俺也愿意!”

“俺还有第二个私心,那就是俺儿子刘宇。不瞒大家,刘宇这孩子非常善良,但就是有些自卑啊。要这自卑的原因是啥,我想在场的同学和老师心里也都清楚,那就是因为,他是个外地来的孩子。俺花钱就是为了让他在学校里更加自信!”

???刘长根此话一出,操场上顿时议论声四起,连班主任都对老刘指手画脚,怒目而视。

“这家长什么水平啊,怎么能出这样的不负责任的话来呢……”

另一个百夫长附和道:“就是!这不符合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啊,简直倒行逆施……”

校长见状,走到老刘身边,关掉麦克风,压低声音到:“刘先生,你别再了,赶紧鞠个躬下台去吧!”

老刘笑着拍拍校长的肩头,“再给俺最后两分钟。”

随即,打开麦克风,接着“发言”,校长被冷冰冰地甩在一旁。

“同学们和老师们肯定不同意俺刚才的话,那好,俺给大家解释一下。”

“俺全家来北京十年了,俺就是从摆菜摊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当初刘宇还在海淀一个打工子弟学读书,那会儿这孩子特别阳光,特别开朗。可自从打工学被拆了,俺很多老乡的孩子都失学在家,俺到现在也不明白,好端端的一个学校,咋拆就拆呢!好在俺运势不错,把生意做起来了,俺才有钱送儿子来咱学校念书。”

“俺想问问在场的同学们,你们当中,和外地同学成为好朋友好伙伴的有多少人,举起手让俺瞧瞧。”

老刘放眼望去,台下上千人,竟无一人举手。

刘长根嘴角微笑,心中有数。

“那么俺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如果俺还是个摆菜摊的贩,你们当中会有谁和他成为好朋友么?”

方阵仍是一片沉默,只是几个百夫长有些明白老刘的意思了,好奇心十足。

“同学们用沉默回答了俺刚才的两个问题,俺一点都不奇怪。前些天,刘宇早跟俺过,他在学校里的外地同学和本地同学,不容易相处,所以我才突然问了刚才的两个问题。”

“请同学们想想,在北京这样一个城市里,要划分外地人和本地人的区别不会太容易。除了口音和籍贯这些,还有很多方面同学们没有搞明白。同学们当中,恁家往上数三代,还是北京人的举手,不知道的可以回家问恁爸妈啊!”

“俺估计,三代往上还是北京人的不足十分之一。同学们不要误解,俺不是想翻陈年旧账,俺只想明一个事实,那就是,北京是一个时刻在发展和变化的城市,它的成长历程伴随着无数个曾经的外地人,最终融合进来成了北京人。它既是北京人的北京,它更是中国人的北京。同学们,请你们不要区分谁是外地同学,谁是外地人,只要热爱北京,做人诚恳守信,他就和你们一样,也是北京人……谢谢大家!俺完了……”

老刘把麦克风还给校长的时候,校长还在惊愕无措中,满脸的表情只能用“傻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北京人 最新章节第一百八十三话 百夫长(2/3),网址:https://www.67x9.com/104/104688/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