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姑的婚事(2/2)

作品:《带着异能兴农家


梁晓乐又把精力倾注在了孤儿院里。

这时,孤儿院里已经有了十五个孤儿。除了从勾栏院里救出的五个孤儿孤晓如、孤晓妍、孤晓妹、孤晓娥、孤晓婷以外,大多是接三岔五,邻村的人们送来的,这其中也包括孤儿李家信。

只有一个起名叫孤晓门的,和孤晓夕的情况差不多,被放在了幸福苑大门口。

据说,一个月前,那天是个有风的天气,小北风呼呼地刮着,冷得不行。一大清早,看门的梁大爷忽然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忙起身去看,发现大门口放着一个包裹,里面断断续续传出婴儿的哭声。

梁大爷赶紧把包裹抱起来,送进了孤儿院。

原来是个女婴,而且是个兔唇(腭裂)。

被遗弃的理由很明显——残疾!

由于被遗弃在了大门口,宏远娘给她起名孤晓门,以每月五百文的费用,给她雇了一个奶母。孤晓门也就离开孤儿院,随奶母一块儿生活去了。

其余的十四个孤儿(包括勾栏院救出的五个和孤晓夕),有一个五岁的哑巴男孩儿齐明明,一个患小儿麻痹症的三岁的女孩儿郭大妮,还有一个十四岁的什么也不知道整天仰着脸“嘿嘿”傻乐的男性痴呆儿路新桥。

为此,宏远娘安排了包括梁艳秋在内的六个工作人员,一个副院长梁赵氏看管。与养老院比,这里的工作人员比例最大,花费也最高。

梁晓乐从心里佩服宏远爹娘的施舍精神。

虽然明文规定:每个孤儿长大后,收取其所有收入的十分之一。但是,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十分渺茫,遥遥无期的回报。尤其是残疾孤儿,你不养他一辈子,就是万福了。

但梁晓乐必须这样做:她的异能和万有空间赋予了她这项责任——造福于人类。

望着参差错落的孤儿们,梁晓乐感慨一番。决心尽最大的努力,为宏远爹娘,以及宏远爹娘的亲人们,创造更多的财富,让他们在富裕和快乐中,享受幸福和美好。

这样一来,梁晓乐又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几乎全部投放在了孤儿院里。只要别处没事,就在孤儿院里和孩子们一起玩儿。尤其是哑巴齐明明、小儿麻痹症患儿郭大妮、痴呆儿路新桥和女婴孤晓夕,是梁晓乐最关注的对象。

让梁晓乐高兴的是:三姑梁艳秋和自已一样,也十分喜欢女婴孤晓夕。只要有时间,就守在孤晓夕身旁。哭了,抱抱她,哄哄她,给她换换尿布,拍着她的小身子哄她睡觉。有时还像母亲一样,给她说话,逗她乐。

梁艳秋今年已经十七岁了。在这个时空里,已经是大姑娘了。多有的在这个年龄早已经结婚,有的甚至做了母亲。

这个时空里的女人结婚早,一般都在十四、五岁。比梁晓乐的前世现代,整整提前了十年还多,母性也在遗传中过早成熟。梁艳秋对弃婴孤晓夕的喜爱,难道不是和自己一样,是成熟女性的心理对婴儿的特殊感情吗?!!!

梁晓乐通过捡耳朵,知道梁艳秋的婚姻还没有着落。倒是有给介绍的,对方一打听是个“望门寡”,便没了回声儿。梁赵氏为这也是急火冒油的。无奈这是事实,想隐瞒也隐瞒不了。

看来,她的“望门寡”的恶名,将使的她的婚事摇摇无期,甚至可能孤独终身。

梁艳秋在孤儿院里心情倒是很开朗,对孩子和对同事,也有说有笑。但当她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眉宇间便飘起一丝儿愁苦。虽然很淡,很轻,梁晓乐还是扑捉到了。

梁晓乐忽然想起自己对这个便宜三姑还有一个许诺:“我给你找个好人家”。这可是她当着大奶奶、三奶奶和梁赵氏等一大家子人说的。当时虽然是自己失口,但也是她的心里话。

“咳,这些日子真是忙昏了头脑了,把自己的许诺忘得干干净净的了。”

梁晓乐心里想。(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带着异能兴农家 最新章节正文 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姑的婚事(2/2),网址:https://www.67x9.com/10/10349/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