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出孝(2/2)

作品:《高门女

,晨风便捧着一个木匣子上前。

生母的祭日是在二月初,去年祭日焚烧的《阿弥陀经》,就是郑绥抄写的。

这个寒冬,持续的大雪灾,天气是越来越严峻,流民蜂起,郑家在荥阳设立了十余处粥棚赈灾,这原是惯例,一旦出现天灾,荥阳境内的大户,就筹粮救济难民,只是郑家如今不比从前,两年前那场浩劫,坞壁被摧毁,物资遭洗劫一空,经过这两年,元气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至于荥阳的境内的其他大族,郭冯段京几家,除了势弱的京家外,经过那场浩劫,人口家业现今已经凋敝殆尽,再无力帮忙。

为了赈灾,自旧年年底前,大兄郑经带着三兄郑绪和六兄郑红兄弟三人一直在荥阳负责赈灾事项,又因在荥阳祭祖,连元旦那日,都没有陈留。

往常二月初,应是垂柳挂丝春来报,大地苏醒。

比对现时节,却是山河尽染银装色,万里冰封。

直到二月底,冰冻才渐渐消融,天地间露出原本的面貌,枝头绿蕾吐新芽,春回人间,过了春风的节气后,天气就真正暖和起来,阿耶的大祥,在四月中旬,之后到了五月中旬,家里的人除了服。

期间,有大伯父的祭日。

又有在荥阳的家庙祠堂,正式完工,为了此事,在平城的二叔公,还特意派了嫡长孙绬郎回了趟荥阳。

故而,赈灾结束后,家中就一直忙着两件事,一件是祭祀除服,一件是大兄和三兄除服后的起复。

阿舅崔行先连着来了好几封信。

王十四郎是二月初赶到平城,三月初,授秘书郎中,隶属中监处。

转眼到了六月,大燕朝廷尚书省下面,重新设置起部,邢子行出任起部侍郎,萧和、郑经任起部郎中,主要负责督造洛阳宫室。

平城朝堂,已决定两年后迁都洛阳。

郑绪起任汝南王主薄。

早在郑绥未出孝,平城的外祖母卢氏就来信:让郑绥出了孝,便去平城。

这一日午后,郑绥一进曲院,没一会儿,迎面就碰见大嫂屋子里的婢女涉兰,领着两名年轻的女郎走了出来,一见到她,涉兰喊了声十娘,侧身站在路旁,两名女郎,跟在她身后,微微低垂着脑袋,能看清娇好的面容,梳着垂鬟分肖髻,一个身着粉色的衫裙,一个穿着绿色的衫裙,两人年岁皆不过十五六。

郑绥扫了一眼,从未见过,初以为是哪家的小娘子,见涉兰没有介绍的意思,便不甚在意,对着涉兰颔了下首,转身进了屋子。

“今日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

一进屋,郑绥就听到大嫂李氏声音,穿过湘竹帘,忙回道:“中午睡不着,没怎么午歇,瞅着时间差不多,就过来了。”

“熙熙是接到十四郎的信,睡不着吧。”李氏跪坐在榻席上,抬头望着郑绥的目光,满含笑谑。

“才不是呢。”郑绥的脸,一下子涨红起来,使得分辩的话语略显得苍白无力。

李氏对着郑绥招了招手,让郑绥在她身侧坐下,“你来得正好,阿嫂有正事和你说。”待郑绥跪坐下来,李氏抚着郑绥的后背,“三郎君要去平城任职,过几日就走,你收拾一下,跟着三郎君和三娘子一起去平城。”

李氏口中的三郎君,是指三兄郑绪。

郑绥轻轻哦了一声,又听李氏道:“你和十四郎的婚期,定在来年五月,年底前,阿嫂会派人去平城接你,到时候,你再回荥阳准备出嫁。”

郑绥羞红了脸,没做声,身体倚靠在李氏身上。

“这就羞了?”李氏低头,一见郑绥的模样,伸手拧向郑绥的脸蛋。

郑绥忙不迭地躲闪开来,为了不使李氏再纠缠这个问题,遂另起个话题,忙地出声问道:“阿嫂,刚才跟着涉兰姐姐出去的那两位女郎,可是阿嫂屋子里新添的婢女?”

李氏神情明显一滞,片刻,摇头说了声,“不是。”

“我瞧着也不像。”郑绥应了一句,可想起先时,那两位女郎站在婢女涉兰的身后,又不是小娘子该有的做派,“她们是谁呀?”

——*——*——r1152

最快更新,请。

如果你觉的本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本章已完成! 高门女 最新章节第二百九十三章 出孝(2/2),网址:https://www.67x9.com/1/1321/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