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抵达(2/2)

作品:《高门女

轻轻蹭了一下郑缙的脸颊,“我怎么听传言,石赵皇帝,都打算给郑五郎发丧了,留下个郑纭不济事,将来郑家的事,在南地,还不是祖翁说的算。”

郑缙一把伸手把诸葛娘子抱在怀里,伸手勾住诸葛娘子下巴,“卿卿难道忘记,郑纬在赵国拒婚时,曾说过十娘曾许亲给谯国桓裕,这可是天下皆知的事,而且听长兄私下说过,桓裕和荥阳的族兄郑经,又有金兰之契,若是郑纬真没了,依照郑纬如今在海内如日中天的声望,只怕桓裕不会拒婚,还会乐意之至。”

郑缙目光一闪,他听父亲说过,桓裕现在虽只是徐州牧,但是徐州是对抗羯胡的前线,若不是谢尚书把着扬州刺史的位置,凭着这两年来的战绩,只怕那个位置,也已成了他囊中之物。

这门联姻,祖翁应该会很中意。

诸葛娘子看了郑缙一眼,带着几分嬉笑般揽上郑缙的脖子,“按说阿郎和五郎一样的年岁,怎么就会有天壤之别。”

郑缙脸色陡然一凝,片刻间,活泛的眼眸中渗出笑意,很是会心,回之同样的戏笑,“若我有郑纬的名声,你还能嫁给我。”说完,腾地一下起身,抱起诸葛娘子向不远处的床榻边走去。

灯影幢幢,恣意笑谑声不绝……

十天左右的路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因马车行驶得慢,这一带又多是平地,郑绥坐在马车里,还可以看书,每日里在车厢里的时间,倒是过得很快。

待建康著姓的谱谍翻完后,马车也抵达了临汝县城。

临汝是临川郡治下的一个县,县里人口并不多,土地多为沼泽之地,更没有什么大户著姓,这次郑家人迁徙过来,倒是成了多数人。

郑家所购置的田地山林,都是位于临汝县偏南一带的丘陵地带,因有谢尚书的文书,直接从临川郡郡府购置,手续很快,这在郑绥他们到达时,便已办妥。

虽有田地山林,但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而首要的,便是三万多人的安置及安排,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郑绥他们到达的时候,这项事情才完成了一半,而郑绥他们暂时所住的地方,也是在县城中买下的一座中等大小的宅子,所幸他们的人口不多,虽说以后要去建康,但是部曲和大部分族人,以及郭冯两家的大部分人也会住在这里,故而别院还是要盖的,以便有个栖息之地。

这又是一项大的工程。

出帛出粟,招募了许多人,其中就有原来县里的人,但饶是如此,还是要花上大半年的时间,才能全部完工。

这些是一到临汝县的住所,当天夜里,温翁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郑绥说了一遍。

“阿翁,我们到时是住建康,而不需要住在京口吧?”

温翁愣了一下,没有料到郑绥会突然问起这话,但还是很快地点了下头,“当然了。”瞧着郑绥没再说话,温翁不由问道:“十娘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是不是缙小郎……”也不怪他多想,且不说郑绥无缘无故问起这话,他原本就心思慎密,一点就透的。

郑绥想了想,遂把缙郎在步府的事说了,并且,把诫郎兄妹俩的事,也一并说了。

温翁听了,沉吟了良久,半晌叹息道:“某和小郎就曾想过四房的名声怕是不妥,后来见到郑七郎君,倒是去了大半疑心,但若瞧着缙郎的那般行事,怕是比预料的更糟糕了,七郎君算是其中仅有的异数,若果真如此,受此牵连,四郎去建康,要立稳足根就更难了。”更为要紧的是,四郎名声不显。

瞧着温翁皱紧眉头,郑绥忙地宽慰,“阿翁都说了,要在这儿建别院,若建康待不住,我们就回临汝这儿好了。”

“胡话。”温翁轻轻摇头,却又夸赞起郑绥来,“诫郎兄妹的事,小娘子做得很好。”只是不该自己亲自去才好,不过,后面的话,温翁没有说出来,心里却想着,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横竖还有四郎,由他出面,也轮不上郑绥一个小女娘。

温翁这般想着,望着郑绥的目光便多了几分欣慰,只是这份欣慰,在第二天上午,就给打破了。()

如果你觉的本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本章已完成! 高门女 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章 抵达(2/2),网址:https://www.67x9.com/1/1321/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