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到底是谁错了?(1/2)

作品:《大明祖孙

的确,在此时的清廷君臣来看,孙之獬作为一个降臣,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狗奴才。

孙之獬此人原本是天启二年的进士,当时正是魏忠贤当权的时期,因此孙之獬为了仕途考虑,便主动加入了阉党,过了一段时间的好日子,可是后来崇祯继位以后,阉党势力倒台,崇祯皇帝便下令毁掉魏忠贤下令编纂的《三朝要典》。

要知道,在当时《三朝要典》可谓是臭名昭著,它是魏忠贤为了打击东林特意指使顾秉谦等人纂修的一门围绕三大案的示谕奏疏档册,里面多有混淆是非,颠倒转折之处,许多东林党参与三案的主要人物都受到了迫害。

正因为有这么个背景,崇祯继位以后很快便下令毁《三朝要典》,可是没想到孙之獬却在这个时候抱着《三朝要典》到太庙痛哭,为士林所不齿,因此他很快也就被朝廷罢官削籍,回家吃老米去了。

然而孙之獬心中自然是多有不甘,他眼见得大明完蛋了,又看到大顺也完蛋了,便想着投靠清廷,而此时由于多尔衮的政策导向,使得大批降清的官员士绅们都得到了重用,连孙之獬都被封了一个礼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

得了官做的孙之獬自然恨不得跪舔多尔衮,他先是把头发剃成了辫子,然后让家里的女人都穿起了满装,以此来讨好清廷,可是等到他上朝的时候,却发现投降清廷的汉臣们却一个个都好好的束着发,还穿着长袖大服,顿时发现了一个微妙的情况。

由于当时投降清廷的汉臣们还都抱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多尔衮为了收纳人心,也没打算在这件事上多做文章,满汉大臣各分两班各占一列,也成为了清廷的惯例。

可问题是孙之獬已经剃发了,他发现自己身为汉人而着满装,已经成了朝廷的一大奇观,当他要走进满臣的序列中时,自然不被自谓高人一等的满官们接纳,很快就被赶了出来,而当孙之獬企图走进汉官的行列,但是却在遭到一通冷嘲热讽后,再次被挤出行列之外,几乎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都不讨好。

因此,孙之獬一不做二不休,干干脆脆上表表示,“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这番话一出来后,多尔衮便明白过味道来了,自己对这帮子汉臣实在太客气了,当下果断下达了命令,也就是‘……皆系恪遵本朝法度者’,说白了就是剃发令。

正因为这件事情,使得孙之獬固然成为了千万汉人心中恨不得生吃其肉的败类后,也成为了多尔衮心中的汉家好奴才,哪怕是洪承畴都没有做到这个份上,简直跟老婆被主子玩了的范文程不相上下。

因此,在议定了出使人选之后,多尔衮便用自己摄政王的名义给南京的崇祯皇帝写去了一封书信,表示要跟大明联手平虏!

......

与此同时,李自成在清军的追击下,接连经历过几次大败之后,十分狼狈地抵达了获鹿境内,但是也只停留了半日,因为担心清兵继续追来,便在天没亮的时候就动身前往前往井陉,经由此地进入山西。

井陉以地形而得名,号称‘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地势十分险要,昔日韩信曾经在此地背水列阵获取大胜,不过到了今日,井陉却显得异常荒凉,似乎百姓们都已经逃走了。

如果只是百姓们逃走了倒也还好,可问题是此地所有的井也差不多都用土或石头填了起来,而如今正值五月下旬,天气炎热,人马都找不到水喝,就连李自成也渴得不能忍受。

对于此时的李自成而言,他真得很不明白为什么百姓们一改昔日的样子,处处同大顺军为帝,在他当初逃到了鹿泉的时候,那些百姓们甚至点火烧房屋,又躲在旷野里边呐喊骚扰不止,如今到了获鹿,百姓们又故意将井口填住。

一旁的宋献策连忙轻声安慰道:“陛下,士卒们正在掏井,只是还要再等一等,需得检查一下井水里有没有被下毒.......”

李自成望着一脸沧桑的宋献策,痛苦道:“军师,为何局势到了今日,百姓们依然要与朕为敌?”

“这........”

宋献策脸上带着些许疑难之色,这个问题着实不好回答,便支支吾吾道:“或许是山野愚民误听了什么谣言.......”

李自成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他又望向了李岩,道:“林泉,你一向说话比较直,还是你说说吧。”

正在嚼着草根的李岩轻轻站起身子,长长叹了一口气,“崇祯十三年,陛下刚到河南时候,河南百姓正苦于明朝苛政,无法解脱,因此当陛下开仓赈济之时,百姓们人人歌功颂德,无不以奉迎闯王为荣,他们期盼义军如同久旱之望云霓......”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岩痛苦道:“后来我们虽然开始打了胜仗,困难也一点点过去,可是并没有使百姓得到安定,但百姓还是拥戴陛下,原因就在于他们相信陛下能够给他们带去好日子.......可是当陛下进入京城之后,所作所为让百姓们都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祖孙 最新章节第九十七章 到底是谁错了?(1/2),网址:https://www.67x9.com/0/1/97.html